1. 首页 > 财经资讯

4月份PMI数据点评:PMI指数继续下行 建筑业成主要亮点

  事件:4 月中国制造业PMI 为47.4%,前值49.5%;非制造业PMI 为41.9%,前值48.4%;综合PMI 为42.7%,前值48.8%。

  4 月制造业PMI 指数连续下滑,产需两端走低,进出口景气度走弱。由于疫情形势严峻,部分企业面临停产减产,4 月制造业PMI 指数录得47.4%,环比3 月下降了2.1 个百分点,是自2020 年2 月以来的最低点。

  供需两端方面,产需两端降幅加大。本轮疫情涉及范围广,长三角地区重点工业生产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4 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4.4%和42.6%,环比3 月分别回落5.1 和6.2 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明显下降,市场需求继续走低。分行业来看,部分行业运行相对稳定,其中,基本保障民生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PMI 均高于临界点。而非金属矿物制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PMI 指数亦处于50%的荣枯线上。进出口方面,进出口订单明显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1.6%和42.9%,均比上月下降5.6 和4 个百分点,内外需继续走弱。

  价格指数高位运行,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全面收缩。受俄乌对峙局势的延续,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维持高位震荡,4 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4.2%和54.4%,低于上月1.9 和2.3 个百分点,继续高位运行。从主要行业来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上游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超过70.0%和60.0%,相关行业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中下游行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分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小企业景气度下降,4 月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录得48.1%、47.5%和45.6%,分别回落3.2、1.0、1.0 个百分点,均处于荣枯线下,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全面收缩。

  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幅度加大,建筑业保持扩张。4 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9%,低于上月6.5 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下降,企业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放缓。服务业方面,受疫情严重冲击,4 月服务业PMI 环比回落6.7 个百分点到40.0%,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总体趋势走弱。从行业来看,调查的21 个行业中有19 个位于收缩区间。

  建筑业方面,商务活动指数为58.1%,虽比上月下降5.4 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扩张区间。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部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预计5 月份建筑业整体仍保持较高景气区间。

  总的来看,受疫情等因素影响,4 月PMI 指数回落幅度大。受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等因素扰动下,4 月份,综合PMI 产出指数为42.7%,低于上月6.1 个百分点,指向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下降幅度加大。除了建筑业PMI 维持较高景气度,各分项PMI 几乎全线回落。供需两弱、物流运输困难加大、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导致中下游行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服务业表现萎靡、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全面下降等均指向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过随着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同时4 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助于二季度经济的走稳。近期无论是央行以及国常会的相关会议都围绕着“稳增长”进行,各方积极定调进一步夯实“政策底”,也逐步扭转市场预期,提升市场信心。预计5 月份经济基本面有望修复,PMI 指数将逐步修复。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阻碍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俄乌冲突持续,带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加重企业的成本压力,工业制造利润被不断压缩。

(文章来源:东莞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