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4月外储降至3.12万亿美元 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

  国家外汇管理局周六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7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683亿美元,跌幅创2016年12月以来最大。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4月,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地缘政治局势、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显著下跌。

  她指出,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受美联储加速加息预期的影响,自4月以来,美元指数大涨。Wind资讯数据显示,4月,美元指数涨4.9%,美元对日元涨6.7%,欧元对美元跌4.7%,英镑对美元跌4.3%,人民币对美元跌4.3%。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4月外储降幅较大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计价因素,当月美元指数上升4.9%,而我国外储以美元计价,这就必然导致外储中的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后金额有所减少。

  其次是近期全球资本市场下滑,他说,作为我国外储投资的一个重要标的,全球资产价格下跌也会导致外汇储备缩水。第三,近期中美利差收窄,国内股市波动加剧,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债市和股市中的外资流出。

  不过,王青强调,这属于市场正常波动现象。特别是当前监管政策工具比较丰富,不会动用外汇储备干预人民币汇率,加之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望保持平稳,外资大规模流出风险可控。

  “这样来看,年内我国外汇储备仍有望保持在3万亿美元上下的充裕水平,并成为抵御外部潜在金融风险冲击的压舱石。”他说。

  展望未来,王春英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但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