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外储数据出炉:31197亿美元!两大因素扰动!4月跨境资金继续净流入

  最新外汇储备数据出炉。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7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683亿美元,降幅为2.14%。

  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影响,今年4月,美元指数大幅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则显著下跌。也因而,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动导致的估值损失,是造成4月外储规模回落的主要扰动因素。

  关于外汇储备余额变化情况,专家强调,外汇储备余额下降,不等于外汇储备真正减少,亦不等同于外汇市场供不应求,或是资本外流。业内认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强劲的外贸表现,以及弹性增强的人民币汇率等积极因素,均构成我国外储规模保持稳定的重要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

  两大因素扰动

  4月外储规模有所回落

  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多位专家分析认为,4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引发的估值缩水是主要因素。

  “近期,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估值变化是导致本月外汇储备规模回落的主要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回顾4月国际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方面,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幅度较大。4月,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呈现较大幅度回落。股票方面,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了8.8%,日经225指数下跌了3.5%,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了2.6%。债券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了2.7%。

  而就汇率而言,受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持续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涨幅明显,美元汇率指数上涨了4.7%。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整体呈现较大幅度贬值,日元下跌了6.2%,欧元下跌了4.7%,英镑下跌了4.3%。

  外汇储备余额下降,

  不等于外汇储备真正减少

  市场应理性看待外汇储备余额变动。

  关于外汇储备余额变化情况,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外汇储备余额下降,不等于外汇储备真正减少,亦不等同于外汇市场供不应求,或是资本外流。

  “如果未来汇率和资产价格发生反向变化,外汇储备余额仍有可能回升;同样,外汇市场也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管涛表示。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称,汇率折算因素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它有时候形成正贡献,有时候形成负贡献。估值因素的变化,只是带来账面影响,并不改变储备本身。

  “外汇储备余额下降,更不等于资本外流”。管涛还表示,相关数据显示,4月,陆股通项下由3月累计净卖出451亿元转为净买入63亿元,与港股通轧差后,股票通项下跨境资金由3月净流出703亿元转为净流入20亿元人民币。

  4月,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态势未变。“4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王春英表示。

  基本面为支撑

  外储规模稳定有底气

  前瞻外储规模趋势,业内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这其中,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重要支撑。

  王春英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但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一段时间以来,政策面持续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4月2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任务。同时,连日以来,稳增长举措密集部署出台,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管涛还认为,无论从流量还是存量看,我国对外经济部门表现依然强劲,且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增加,均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从较长的周期来看,美元不会一直走强。忽略汇率折算因素带来的影响,外汇储备整体规模会通过外储的投资经营,带来稳定的投资收益。”谢亚轩表示,中长期看,我国外储规模有望呈现稳中缓慢上升的趋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