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证协:避免将区域性市场作为“证券交易所”看待 专注服务中小微企业 稳步扩大创新试点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10日的消息,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协会”)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下称“委员会”)全体会议近期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提出,构建区域性股权市场新发展格局,要避免将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证券交易所”看待,稳步扩大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探索符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服务方式和工具。

  会议指出,区域性股权市场要坚持区域性、私募性的基本定位,专注于服务中小微企业,打造成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私募股权投融资服务平台和拟上市企业规范辅导平台。

  会议提到,要转变发展理念,构建区域性股权市场新发展格局,具体包括四方面工作。一是要探索适合场外市场定位的发展路径,避免将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证券交易所”看待,各市场应发挥主动性,提升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真正服务好中小微企业。二是要结合本地实际,“一省一策”形成各自的业务模式,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三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与证券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及当地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构建商业上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四是要稳步扩大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组织开展单项业务创新,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探索符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服务方式和工具。

  会议认为,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要求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与业务创新试点,为区域性股权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具体而言,首先,区域性股权市场要从定位和方位出发,依托证券基金行业的专业优势,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和立足点,促进统一大市场和资本市场建设。其次,区域性股权市场要从区域和区位出发,坚持差异化发展,实现特色化服务,着力打造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再者,区域性股权市场要从功能和能力出发,聚合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促进提升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协调性。

  会议提出,区域性股权市场是证券基金行业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区域平台,是畅通资本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区域枢纽。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应当以优化私募投融资生态为目标,健全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基础功能,促进投融资双方互利共赢,更好地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会议还总结了委员会工作情况,交流讨论了区域性股权市场后续发展思路。新一届委员代表表示,本次会议明确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委员会将围绕2022年重点工作,发挥委员会交流、议事、办事平台作用,按照分工安排,把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下一步,委员会将结合各地特点,围绕三个功能,聚焦三类企业,打造三个平台,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为优化市场生态、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夯实资本市场塔基作出应有贡献。

  委员会主任委员、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刘肃毅主持会议。证监会市场二部主任王建平、证券业协会会长安青松、副秘书长李亚琳出席会议。证监会相关部门处室负责人、会管单位有关业务负责人、委员会委员及代表等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