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我区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晨报融媒记者沈佳宝

  本报讯 1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就《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做政策解读。

  晨报融媒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十四五”时期,黄河、松花江、西辽河、海河及西北诸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三水”统筹推进格局基本形成,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得到明显增强,美丽河湖建设保护初见成效。

  内蒙古将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持续强化“三源”防治,巩固提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此外,在生态扩容方面,强化重点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建设和湿地保护,严控生态流量底线,努力实现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

  《规划》结合各流域特点,以河湖为统领,在前期充分调研、座谈基础上,结合盟市规划要点,分流域明确水生态保护治理思路、举措。

  在黄河流域以水生态环境全面、整体性保护为目标,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开展主要支流、湖泊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在松花江流域开展源头水保护、河滨带天然湿地修复,开展大型灌区退水治理,加强城镇、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在西辽河流域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高效节水灌溉、引绰济辽等工程,严控农田灌溉面积和用水量,因地制宜使断流河段逐步实现“有水”目标。

  在海河流域加强滦河上游优良水体保护,抓好饮马河治理,强化城市控源截污和污水处理设施精细化管控。

  西北诸河流域:保持额济纳河等优良水体水质稳定,推进锡林河面源治理和生态保护。深入开展内陆湖泊保护与治理。

(文章来源:内蒙古晨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