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每日八张图纵览A股:如何把握市场节奏?布局重点是什么?四大主线曝光


  隔夜美股颓势,今日(5月12日)A股也惨遭连累。沪深两市全线低开,早盘股指在震荡中回升,盘中股指一度有翻红表现;不过,午后指数又开始“跳水表演”,冲高回落态势明显,好在尾盘指数有所企稳。

  截至沪深股市全天收盘,沪指下跌0.12%,报3054.99点;深成指下跌0.13%,报11094.87点;创业板指上涨0.22%,报2351.27点。

  从盘面上来看,轻指数重个股,行业与概念板块涨跌不一,局部赚钱效应仍存。行业方面,装修装饰、珠宝首饰、酿酒、纺织服装、化学制药、中药、工程建设、电力、旅游酒店、半导体、商业百货等行业涨幅居前;题材股方面,新冠检测、新冠药物、肝素概念、医疗美容等涨幅靠前。

  资金面上,人民银行5月12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5月12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由于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人民银行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热点板块

行业板块涨幅榜前十

行业板块跌幅榜前十

概念板块涨幅榜前十

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十

  个股监控

主力净流入前十

主力净流出前十

  北向资金

  南向资金

  消息面

  1、据证券时报消息,央行副行长陈雨露5月12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的金融体系始终保持着总体稳健。金融机构经营的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比如,2021年末,处于安全边界内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占比为98.9%,其中2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评级一直是优良,部分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发挥了金融体系“压舱石”的关键作用。中国的A股市场经受住了多轮次、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债券市场有序打破了刚性兑付,总体平稳运行。

  2、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商务部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5.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6.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8.3%。

  3、据中国基金报消息,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确保能源供应。在前期支持基础上,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100亿元,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要优化政策,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

  4、据北京商报称,5月12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5月第一周,国内乘用车零售量为25.4万辆,同比下降21%,环比上周下降45%,较上月同期增长29%;乘用车批发量为22.2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上周下降49%,较上月同期增长14%。

  机构观点

  对于当前行情,中原证券认为,周四A股市场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沪指全天基本围绕3060点小幅整理。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2.32倍、36.24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以下水平;两市周四成交量8213亿元,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的中位数区域。

  该机构进一步分析,全国以及上海地区的新增病例数总体趋势预计将持续回落,各地加快了有序复产复工的速度。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继续震荡向上,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建议投资者短线关注工程建设、新能源、医药以及半导体等行业的投资机会,中线继续关注低估值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另外,招商基金提到,由于盈利前景以及信用宽松路径仍然模糊,A股市场还未到反转时机,短期反弹之后仍以指数弱势整理和结构性的机会为主。在反弹当中,我们认为,战术重点不在进攻,而是在于风格切换,市场风格有望由成长切向价值。

  具体看,供应链供给能力的修正并不是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市场的核心在于需求恢复的必要性以及通胀的趋势;成长风格在未来仍要面对盈利预期的下修以及拥挤的交易结构。因此,我们将重点关注低风险特征的股票,布局和“稳增长”相关的周期和消费。

  不过,在明确看到反转信号之前,是否积极参与大跌中的反弹?安信证券指出,研究发现每轮市场持续下跌期间往往会有3-4 次反弹,平均反弹幅度在10%左右,最大反弹幅度超过20%,平均交易时间在20 天左右,最大交易时间超过30 天。无疑,在持续下跌的环境中,反弹是诱人的,是乐观者的一盏心灯,当然悲观者会认为“将军有剑,不斩苍蝇”。眼下理智显然比聪明更重要,不审势则多空皆误。

  如果要参与这种超跌反弹,应该如何把握节奏?站在当前的角度来看,当前市场依然处于“稳增长兑现”阶段,关注“稳增长、高景气、疫后修复、全球通胀”四大主线。

  国盛证券指出,在政策不断托底以及加码之下,随着此前市场持续走低以及达到“跌出的价值”之后,指数下行空间很小,目前比较关键的仍看市场参与者的信心。而多方消息的利好提振,实际上也是政策之外能给市场带来提振的短期诱因。政策不断加码是底部夯实的基础,而多方预期改善或者消息的提振,则是市场信心反复打磨之后回升的重要砝码。如此往复,直到量变到质变,直到市场底最终来临。

  操作策略上,随着四月上市公司一季报的集体披露,且经历快速估值压缩后,市场上的错杀纠错机制或能有效改善相关上市公司的短期走势,近期市场资金开始对半导体、光伏等板块个股回流明显,可积极关注相关板块在新一轮反弹中的机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