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三国高参“四论”与公司制胜之道

  思想支配行动。创办公司,必须有正确的理念、科学的计划、超前的谋划,脚踏实地做下去,才能事半功倍,发展成大公司。但有的人创业,缺乏总体设想、全盘考虑、远景规划,碰到活就干,抓到手就做,有钱赚就上,亏本就扔,不赚就转,见好就跟,捣鼓来捣鼓去,几年过去了,公司面貌依旧,攥在手里老是长不大。在这里,研究一下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法正的“汉中论”、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羊祜的“伐吴方略”这“四论”对当时三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或许会有一些启示。

  隆中之对,奠基建业。盖大厦、创事业,总要打基础、培根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刘备出道,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虽说怀抱复兴汉室志向,却战无定敌,投无定朋,居无定所,最后带着败兵不满一千,狼狈逃到荆州见刘表,又受到其下属的排斥。自到隆中,卧龙一见分寰宇,“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听到这番言论,刘备顿开茅塞,按照这一思路打拼,很快成就了一番气象,整出了一个蜀国,成就帝业。

  “十胜十败”,以弱胜强。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青、幽并诸郡,带甲百万,文官武将极多,曹操所惧者就是袁绍,得知袁绍欲兴兵犯许都,心里直发怵。此时,郭嘉向曹操提出了“十败十胜”论。“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他提出曹操有十胜: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相反,袁绍则是这十败,“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一番话说得曹操喜不自胜,满脸愁云一扫而光,战胜袁绍信心倍增。官渡一战,打得袁绍胆丧心惊,军马死亡殆尽,“绍抱三子痛哭一场,不觉昏倒”。

  夺取汉中,占据主动。两军对垒,战场厮杀,总有一些战略要地,对敌我双方都至关重要,要争要夺要保,汉中就是这样的地方。可曹操没认识到,降张鲁、定汉中后,不因此势以图巴、蜀,只留夏侯渊、张郃二将屯守,而自引大军北还。法正就看到了这一点,建议刘备乘此时,举大兵亲往征之。“既定汉中,然后练兵积粟,观衅伺隙,进可以讨贼,退可自守。此天与之时,不可失也。”玄德、孔明皆深然之,立即发兵,攻占汉中。事实上,汉中于诸葛亮北伐、维护蜀汉安全至关重要。街亭失守,诸葛亮北伐受挫,全军退到汉中。在这里,孔明“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成了极为重要的前进基地。

  伐吴方略,立德待变。东吴孙皓继承皇位后,凶暴日甚,酷溺酒色,奢侈无度,公私匮乏,还野心勃勃欲兼并汉土,委派镇东将军陆抗部兵屯江口,以图襄阳。晋主则派德将羊祜率兵拒之。羊祜防守理念是,陆抗为将,“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内部有变,方可图取。若不审时势而轻进,此取败之道也”。襄阳防守期间,羊祜始终贯彻这一理念。打猎时,下令本军不许过界;回营后,检查所得禽兽,被吴人先射伤者皆送还;陆抗也投桃报李,将好酒送与羊祜,以表谢意;自是使人通问,常相往来。陆抗患病,羊祜送去熟药,将病治愈。陆抗对众将说,“彼专以德,我专以暴,是彼将不战而服我也。今宜各保疆界而已,无求细利。”这时,吴主命陆抗作急进兵,勿使晋人先入。陆抗备言晋未可伐之状,且劝吴主修德慎罚,吴主遂罢其兵权,令左将军孙冀代领其军。羊祜听说此事,见吴有机可乘,遂建议晋主下令伐吴,后在其推荐的大都督杜预统率下,一举将吴歼灭。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创业者创办公司,根据市情、地情、已情、他情,确定主业,建立基业;竞争中,讲诚信、讲法纪、讲合作、讲风格、讲互赢;加强研发,不断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勤奋经营,多创业绩,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多做奉献,让员工、股东、社会、政府满意,等等,则公司一定兴旺发达。

  (作者系江西证监局原局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