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首次!因违规减持拟被罚2亿元



  5月14日,药明康德(股票代码603259)发布公告称,针对公司股东上海瀛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瀛翊”)违规减持的事项,证监会拟对上海瀛翊处以2亿元罚款。据悉,这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因违规减持被处罚的首个案例。

  公告称,公司股东上海瀛翊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显示,2021年5月14日至6月8日,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减持公司合计约1724.9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7%,减持价格区间为143.49元/股至176.88元/股,减持总金额为28.94亿元。

  公告截图

  证监会拟决定,对于上海瀛翊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转让股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行为,责令上海瀛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亿元的罚款。

  5月13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发布答记者问回应市场关切。证监会表示,2021年5月,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违规减持股份,违反了《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规定》)有关规定,证监会拟依照《证券法》第186条对上海瀛翊做出行政处罚。

  证监会官网截图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违规减持股份,破坏证券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权益,一直以来是证监会监管执法的重点。新《证券法》第36条专门对股份减持行为做出规范,要求不得违反证监会关于持有期限、卖出时间、卖出数量、卖出方式、信息披露的规定,并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同时还明确了罚则。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应当认真学习、严格遵守。违反上述规定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证券法》提出信息披露的原则性要求,《减持规定》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对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做出具体、细化规定,例如,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等。这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重要制度性安排,也是境外成熟市场的普遍做法。在减持股份过程中违反信息披露要求的,属于典型的违规减持行为。相关主体应当深刻理解规则内涵、充分认识违规责任、自觉遵守有关要求,促进形成良好市场生态和环境。

  下一步,证监会将切实执行《证券法》和中办、国办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坚决依法查处违规减持行为,引导股东、董监高规范、理性、有序减持,维护资本市场交易秩序。

(文章来源:极目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