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四大事项致风险加剧 评级机构下调*ST蓝盾及其信用债评级至BB级


  屋漏偏逢连夜雨,*ST蓝盾(300297.SZ)长期积累的风险甫一爆发,便上演多米诺骨牌效应。公司5月17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由于公司存在2021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多次被法院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公司拟申请破产重整等不利事项,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合资信”)经综合评估,决定下调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BB,同时下调“蓝盾转债”的信用等级为BB,评级展望为负面。

  据了解,联合资信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为:AAA、AA、A、BBB、BB、B、CCC、CC、C.除AAA级、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各信用等级符号代表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的高低和相对排序,信用等级由高到低反映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逐步增高,但不排除高信用等级评级对象违约的可能。“BB”级的含义为“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违约概率较高。”

  *ST蓝盾成立于1999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公司构建了以安全产品为基础,覆盖安全方案、安全服务、安全运营的完整业务生态,为各大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也瞄准了信息安全外延不断扩大的趋势及“5G、AI、物联网”背景下对网络信息安全性能的深度依托,通过“自主研发+投资并购”双轮驱动的方式,持续推进“大安全”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完整的“大安全”产业生态版图。

  *ST蓝盾委托联合资信对公司主体及相关债券进行信用评级。联合资信于2022年1月26日确定公司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BBB-,确定“蓝盾转债”信用等级为BBB-,评级展望为负面。

  然而,在上一次评级的基础上,联合资信此次再度下调公司及其债项评级,下调的原因是*ST蓝盾的四大不利事项:

  一是公司提供的2021年财务报表经鹏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导致无法表示意见的事项为:公司于2021年12月29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62021051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由于立案调查尚未有最终结论,审计师无法判断立案调查结果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

  公司连续三年发生巨额亏损,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债务逾期未偿还,大量诉讼、仲裁事项,大量银行账户被司法查封冻结。审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对公司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是否合理发表意见。

  公司2020年审计报告保留事项未消除。审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判断期初事项对合并财务报表期初数的影响、是否需要做出前期差错更正以及追溯重述的金额发表意见。

  二是截至5月17日,*ST蓝盾、下属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柯宗庆和柯宗贵多次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三是公司股票自2022年4月29日开市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蓝盾股份”变更为“*ST蓝盾”。

  四是2022年5月11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的议案》,拟以公司不能按时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及预重整,该事项尚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如法院裁定受理公司提出的重整申请,深圳证券交易所或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公司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则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及衍生品或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目前公司财务状况急剧恶化,大量债务逾期未偿还,且涉及多项诉讼、仲裁事项,公司整体偿债能力较弱。如果公司向法院提起破产重整并获法院受理,“蓝盾转债”本息全额兑付可能性较低,违约概率较高。

  5月17日,*ST蓝盾收于1.35元/股,涨幅1.50%;“蓝盾转债”(123015)收于186元,涨幅0.78%。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