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小包裹”进山村 惠及“大民生”

  作为四川省首批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绵竹市邮政分公司把握市场需求,整合内外资源,将“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和“快递进村”工作有机融合,以“试点先行、赋能叠加、服务民生”为思路,选点新市镇和广济镇开展“交邮融合”试点工作,实现优势互补、业务互通,切实解决老百姓出行难、快递包裹取件难、民生物流流通难三大难题,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5月10日,天刚蒙蒙亮,绵竹市分公司邮政分拣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对发往山区的快递包裹进行消毒分拣。“今天邮件不多,就这么两口袋。”负责分拣的工作人员蒋小东一边给笔者介绍,一边把快递包裹整理好放进邮袋。11点半左右,蒋小东开上邮车,把快递送到西门车站,交接给负责绵竹—广济(金花)客运线的驾驶员汪中学。“原来都是跑客运,现在帮着两头‘带货’,一进一出,即使空车时也会把邮件准时送到。”汪中学表示。两年多来,这趟往返于两地的客运班车已经成为村民的“脱贫致富车”,承载着村民的希望。

  临近13点,广济镇邮政网点的工作人员唐世发站在路边,从汪中学手中接过了快递,并放上三轮车。“之所以邮件搭载客运班车,主要是因为好多集镇社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居民大多搬迁新居,当地已没有多少住户,利用客运班车可以有效节省邮运成本。”唐世发边登记边说,广济镇的快递配送到最远的三江村需要半天时间。

  13点半,唐世发吃了两口饭就准备出发。虽然邮件不多,但云盖村、金山村、三江村在不同方向,路途比较远。“我对这里的家家户户了如指掌。老年人不方便拿快递,我就送到他们家里。”唐世发说,“和城市里每天跑几百单的快递小哥相比,每天就几单,收入虽然不如城市,但是每一单都是一种责任、信任和期盼!”

  “原来儿女给我寄包裹,要到场镇去拿,年纪大了实在不方便。现在好了,快递直接送到家门口,顺便还可以寄山货给他们。”金山村村民杨道成满面笑容地在家门口签收快递。他这次签收的4个包裹,有生产用的玉米种子,还有衣服及其他生活用品。

  15点40分,唐世发送完了当天的包裹,带上村民要发寄的邮件下山。一口热水下肚后,他准时来到路边等车。“汪师傅,需要邮寄的就这一个口袋,交给老蒋就行,明天老地方见!”唐世发笑着说。从发货单上不难看出,发往这里的快递主要是生活日用品、书籍报刊等,而从这里发出的快递都是当地特产、农副产品、书信等。

  如今,通过自行组开邮路、借助“交邮融合”、复用乡村公交等公共交通资源,绵竹市分公司成功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让快递走进了千家万户。据了解,去年,绵竹市分公司累计投送快递366万件,代收快递64万件,惠及100个行政村,同比2020年投送量增加了近2.5倍。今年头4个月,已累计投送快递93万件,代收快递19万件。城乡之间互通有无、共享发展,乡村逐渐融入新经济发展的“共生圈”。

(文章来源:中国邮政快递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