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陈雨露:货币政策发力稳经济,全力以赴纾困市场主体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在多重挑战下,货币政策如何助力稳增长?金融举措如何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金融市场如何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陈雨露介绍,为应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前布局、靠前发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中国人民银行依法上缴超1万亿元的结存利润,直接增强了财政可用财力,有力保障财政支出强度。中国人民银行上缴利润经财政支出后,将下沉基层、直达市场主体,预计拉动2022年全年广义货币(M2)增速约0.5个百分点。

  陈雨露指出,受当前宏观经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增加。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了23条金融助企纾困一揽子措施,这些都是顺应市场主体的普遍关切有针对性制定的政策。总体上看,随着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决落实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督促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是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全力以赴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陈雨露强调,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加快,不可避免地对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市场产生溢出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复苏、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实坚韧,有能力应对这种溢出影响。

  此外,中国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依然有非常强的长期吸引力。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进展,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扩大,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认可度也在持续提升,这些因素都将支撑中国金融市场长期持续保持韧性。近期,全球国债市场波动加大,而中国国债市场运行非常平稳,这既是货币政策主动而为、前瞻操作的结果,也再次体现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金融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