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新物种的发现靠“找”还是靠“碰”?如何验证真“新”?

  新物种的发现靠“找”还是靠“碰”?野外调查中会遇到哪些危险?如何验证一个物种是真的“新”?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关于新物种发现的这些事,一起来了解。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黄河清介绍,新物种的发现是偶然和必然因素的结合。去年11月,黄河清所在科研团队在云阳七曜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一种新的掌突蟾,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全球两栖动物新物种,被命名为云阳掌突蟾。目前,该项成果已被国际权威动物分类学期刊《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正式接收。

  “去年我们在野外调查的过程中,首先在第一天夜里听到了疑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抱龙角蟾的鸣叫声,当我们顺着声音前去查看时,在一块石板的枯叶上发现了一只黑色的掌突蟾。当时初步鉴定它是目前没有被记录的新物种。但为了确定这个特殊的鸣叫不是由于个体差异所引起的,调查团队在第二天又再次返回,在附近仔细查看,最终采集到鉴定需要的足够标本。”黄河清回忆。

  在黄河清看来,发现疑似新物种的过程并不容易,在野外调查阶段,他们会面临许多困难。比如,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极端天气,被蛇、蜱虫、蚂蟥等毒虫叮咬。“所以每次出发前,我们都会针对相关区域地形、天气等各种因素提前做好准备,包括一些野外急救的设备(卫星电话)、药品等等。”

  如何鉴定一个物种是真的新物种?黄河清介绍,以云阳掌突蟾被确定为例,首先他们会在实验室收集大量的资料与文献,对该物种进行形态学上的鉴定。接着,他们要通过分子生物学对其遗传信息进行分析,然后还需要撰写相关的专业论文。

  黄河清表示,新物种的发现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本底现状,同时也体现了保护区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底和显著的生态保护成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后续工作的开展。

(文章来源:新华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