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汽车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比亚迪海豹上市订单火爆 建议关注比亚迪产业链

  事项:

  2022 年5 月20 日,比亚迪发布海豹,中型轿车,售价为21.28-28.98 万元,续航里程为550-700 公里,百公里加速低至3.8 秒。海豹为比亚迪E 平台3.0 技术集大成之作,首次搭载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 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和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挂。海豹拥有高效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和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风阻系数低至0.219.在智能化方面,海豹拥有5 个摄像头、6 个超声波雷达和3 个毫米波雷达,车内配备了DiLink 车机系统、15.6 英寸可旋转液晶中控屏,高配版搭载HUD 抬头显示,可选配多功能EC 光感天幕。

  国信汽车观点:比亚迪海豹是首款搭载E 平台3.0 的高端轿车,售价在21.28 至28.98 万元之间,主要竞品为特斯拉Model 3、小鹏P7、蔚来ET5、零跑C01 等。我们认为,与竞品相比,比亚迪海豹综合性能较全面、性价比较突出,有望成为高端纯电动轿车市场上的又一爆款,稳态单月销量有望做到1 万台以上。

  从主线逻辑看,比亚迪对上游产业链深度布局,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实力雄厚;对下游终端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改善,纯电插混双轮驱动,接连推出爆款新车。赛道成长性好+产业链实力强+市场份额高,优质行业的优质巨头逐渐明朗。从支线逻辑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大幅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通过针刺试验证明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技术实力领先,已配套一汽红旗E-QM5、赛力斯SF5、长安CS55、东风岚图FREE、福特Mustang Mach-E、林肯冒险家PHEV 等诸多车型。未来刀片电池的外供客户有望进一步拓展,伴随储能电池的高速发展,为比亚迪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

  当前汽车行业类似于智能手机初生时代,核心电动车型的发布会正如早前IPHONE、华为等机型的发布会对二级市场的意义,且整车相较手机更为复杂,具备空间属性,内部配置纷纷完成智能化电动化升级,重要电动品牌新车型的“带货”能力不可小觑,对二级市场估值和相关升级零部件EPS 均能带来提升,海豹作为2022 年上半年国内首款起量电动智能车型发布会,下半年或迎更多新车发布会(长安深蓝、蔚来ET 系列、理想L9、北京车展等)。比亚迪海豹上市订单火爆,推荐整车企业比亚迪,建议关注比亚迪相关产业链。核心电动智能增量零部件当前估值回调至合理偏低水平,强烈推荐福耀玻璃、星宇股份、德赛西威、上声电子、伯特利、拓普集团、华阳集团、保隆科技、科博达等。

  评论:

  海豹上市,预售订单7 小时超2 万

  2022 年5 月20 日,比亚迪发布海豹,中型轿车,售价为21.28-28.98 万元,续航里程为550-700 公里,百公里加速低至3.8 秒。海豹为比亚迪E 平台3.0 技术集大成之作,首次搭载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 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和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挂。海豹拥有高效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和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风阻系数低至0.219.在智能化方面,海豹拥有5 个摄像头、6 个超声波雷达和3 个毫米波雷达,车内配备了DiLink 车机系统、15.6 英寸可旋转液晶中控屏,高配版搭载HUD 抬头显示,可选配多功能EC 光感天幕。

  海豹拥有467 毫米超低质心,50:50 黄金轴荷比,和超低惯量。车身扭转刚度达到了40500N.m/°,安全性能优秀。海豚百公里电耗12.7kWh,采用高电压电驱升压充电方案,15 分钟充电里程超300km。

  比亚迪海豹是首款搭载E 平台3.0 的高端轿车,售价在21.28 至28.98 万元之间,主要竞品为特斯拉Model3、小鹏P7、蔚来ET5、零跑C01 等。我们认为,与竞品相比,比亚迪海豹综合性能较全面、性价比较突出,有望成为高端纯电动轿车市场上的又一爆款,稳态单月销量有望做到1 万台以上。根据公司官网信息,5 月20 日下午3 点至晚上10 点,7 小时内海豹的预售订单达到22637 辆。

  E 平台3.0 性能优秀,安全+ 高效+ 智能+ 美学比亚迪最早的E 平台1.0 强调三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平台化,由双向逆变充放电式电机控制器、高电压架构高安全高能量动力电池、大功率高转速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组成,比亚迪E6 即基于该平台打造。E 平台2.0则更进一步,强调整车关键系统模块化,并应用了所谓“33111”技术,即高压3 合一、驱动3 合一、1 块多合一控制器、1 块智慧屏幕、1 块高性能电池。

  E 平台3.0 是比亚迪打造的纯电专属平台,强调整车架构的的平台化,轴距覆盖2.5m 至3.5m,可满足从紧凑型车到中大型车的开发需求,拥有优异的高带宽特性。

  安全:比亚迪E 平台3.0 全系标配刀片电池,是目前唯一通过电池测试“珠穆朗玛峰”的动力电池,不起火、不冒烟,表面温度仅为30-60,解决了电池自然的问题。同时,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了纯电平台专属的传力路径,整车刚度提高了一倍,满足“超五星”的安全标准。

  高效:比亚迪E 平台3.0 全系标配全球首款量产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综合效率高达89%,可实现百公里加速快至2.9s、续航里程最高突破1000KM、行驶全场景覆盖。平台搭载了高效扁线电机与高性能SIC 电控,采用了800V 高压充电技术,全球首创利用电机电控的拓扑复用,实现充电5 分钟,最大可续航150KM。

  同时,平台全系标配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采用了全球首创的冷媒直冷直热技术,热交换损失最大减少20%,拥有-30 到+60的宽温域工作能力,1 度电可带来2-4 度电的热量,低温续航里程最高提升20%。

  智能:E 平台3.0 的电子电气架构为域控制架构,分为智能动力域、智能车控域、智能座舱域合智能驾驶域,搭载高集成域控制器,实现了算力的跨越式提升,缩短了交互相应时间,控制效能提升50%。其中,动力域控制器已于海豚车型搭载,智能座舱域、智能车控域的控制器已经量产。此外,比亚迪自主研发了车用操作系统BYD OS,软硬件分层解耦,可灵活配置全球顶尖的智能驾驶方案,开放软硬件接口,充分发挥电动车控制及响应优势。

  比亚迪CTB 技术全球首发,车身电池一体化

  传统的动力电池的组成过程是从电芯设计成模组,再装成电池包,形成三级结构,即电芯-模组-电池包。

  CTP 技术(Cell To Pack)则取消了模组设计,形成电芯-电池包两级结构。

  CTC 电池集成方案是直接将电芯集成在地板框架内部,将地板上下板作为电池壳体。它是CTP 方案的进一步集成,完全使用地板的上下板代替电池壳体和盖板,与车身地板和底盘一体化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电池的安装形式。CTC 实现了更高程度集成化、简化总装工艺和降低成本。预计制造耗时将缩短约10%,续航里程可提升约15%。

  CTB 技术最早用了源于特斯拉的结构电池技术( structural battery)。2020 年9 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电池日上发布的结构性电池。特斯拉把电池内置到了车身,将电池平铺在底盘上,和电池包的上盖合二为一。

  海豹作为搭载CTB 技术的E 平台3.0 车型,在安全、操控、高效和美学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由CTP 技术进化为CTB 技术,最突出的特征是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集成。

  电池的“三明治”结构进化为整车的“三明治”结构,车身地板集成电池上盖,通过粘接剂与电新、托盘相结合,蜂窝结构加强安全性能,实现电池系统结构强度的突破,可承受50 吨重卡的碾压。比亚迪的CTB技术基于高安全刀片电池开发,刀片电池具备本征安全,可轻松通过针刺测试。

  CTB 技术让刀片电池与车身结合更为紧密,电池作为结构件参与整车传力和受力,整车侧住碰侵入量减少45%,整车扭转刚度提升一倍,突破40000N.M/°。整车质心更低、更均衡,实现50:50 黄金轴荷,惯量更低,整车相应跟随更快。麋鹿测试成绩83.5km/h,单移线测试133km/h,定圆回转1.05g。

  调光玻璃接棒天幕,发展前景可期

  在天幕细节上,车身顶部搭载无隔断的一体式全景天幕(福耀玻璃供应),尺寸为1236*1656mm,,其四驱性能版(补贴后预售价28.98 万元)可选配EC 柔性固态薄膜技术路径的光感天幕(福耀采购光羿科技的调光膜),或将成为尺寸最大的EC 光感天幕(选配8600 元),高级通透质感与充满海洋元素的内饰互相承接,将整车氛围拉满。

  汽车领域,调光玻璃主要有三种类型,按照量产时间的先后,分别为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SPD(悬浮粒子)和EC(电致变色),三者均属于电控型调光玻璃,但原理和效果存在差异。

  对比来看,1)调光效果方面,PDLC 有透明和雾化两种基本状态,即使玻璃雾化,也会有大量光线通过,即透光却不透明,而EC 和SPD 在透明和着色态之间则可以连续调节光线通过率;2)美学效果方面,PDLC可以在玻璃上制作可变换透明或雾化的图形效果,拥有良好的设计和扩展属性,而EC 和SPD 不能设计图形效果;3)隔热效果方面,PDLC 隔热效果有限,提升隔热效果可增加一层Low-e 玻璃,而SPD 和EC 技术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4)隐私效果方面,PDLC 的隐私保护效果好,可以遮挡距离玻璃10cm 以外的物体,10cm 以内只能看到物体的模糊阴影,而EC 或SPD 玻璃隐私功能相对有限,以建筑调光玻璃为例,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晚上从室外透过玻璃往室内看,仍然可以看到室内的模糊阴影。

  总体来看,PDLC 出现最早、技术最先进成熟、成本最低,国内绝大多数调光玻璃生产商均使用该方案;EC低雾度、低能耗、隔热效果好、可连续调光,成本居中,以极氦001、AION S PLUS 为代表的电动智能车均使用该方案;SPD 由于耗电多、成本大,目前主要应用于以奔驰为代表的高档车。

  定量测算全景天幕和含调光功能的全景天幕玻璃的市场规模:

  1)全景天幕玻璃:受益于电动智能化,全景天幕玻璃量价双增。目前,全景天幕玻璃的渗透率为5%,新能源乘用车的持续渗透带动全景天幕渗透率上行,另外传统车搭载全景天幕玻璃也将逐渐成为趋势,预计2025 年全景天幕渗透率为25%。此外,集成更多功能的全景天幕玻璃(镀膜、调光等)带动ASP 增长。量价双增大势下,预计全景天幕玻璃全球市场规模将由2021 年的36.8 亿元增至2025 年的285.0 亿元,CAGR为67%;国内市场规模将由2021 年的13.8 亿元增至2025 年的112.1 亿元,CAGR 为69%。

  2)含调光功能的全景天幕玻璃:受益于在全景天幕中的持续渗透,调光玻璃将贡献重要增量。考虑到目前市面上搭载调光功能全景天幕玻璃的车型集中于极氦001、岚图FREE、AION S PLUS 为代表的电动智能车,当前调光玻璃预计在全景天幕玻璃车型占比在5%左右(预计2021 年调光玻璃车型销量低于5 万辆,2022 年调光玻璃车型销量15 万辆左右),考虑主机厂后续搭载意愿,预计该占比2025 年有望达到30%,对应的全球市场规模将由2021 年的4.3 亿元增至2025 年的148.1 亿元,CAGR 为143%;国内市场规模将由2021 年的1.6 亿元增至2025 年的58.3 亿元,CAGR 为145%。

  中高配搭载W-HUD,抬头显示产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比亚迪海豹的长续航后驱版和四驱性能版搭载了HUD 抬头数字显示(W-HUD)。HUD 的全称是Head UpDisplay, 即平视显示器,其作用是把时速、导航等重要的行车信息投影到驾驶员前风挡玻璃上,让驾驶员尽量做到不低头、不转头就能看行车信息。汽车应用HUD 的原始驱动力是驾驶的安全性, 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无需将视线转移到仪表盘或者中控上,因此, HUD 所投影的信息主要是汽车的行驶状况指标,比如仪表盘上所显示的车速、油量等信息。进一步,设计人员希望通过HUD 实现智能驾驶的目标,HUD 往智能化延伸,赋予其更多的功能,包括导航、短信、电话、邮件等,甚至加入简单的互动,让汽车成为类似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智能驾驶时代,AR-HUD 除导航功能外,还可以结合ADAS 功能,应用于车道辅助、自动跟车、变道辅助、泊车辅助、行人识别等场景,在安全基础之上彰显HUD 的智能化功能。

  从外资到自主和新势力,从高端车到中端车,HUD 自2020 年至今爆发力明显。HUD 渗透率由2011 年的0.24%提升到2019 年的2.6%,由于价格高昂(HUD 选配价格介于6000-19000 元之间),长达9 年的时间里HUD处于缓步爬坡状态,标配HUD 的车型集中于售价50 万元以上的外资品牌。自2020 年开始,以长城哈弗H6、哈弗大狗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以及以蔚来ES6、EC6 为代表的新势力装配HUD,并将标装配HUD 的车型价格从此前外资的高端车型(30 万元以上)下沉到中低端车型(30 万元以下),HUD 开始彰显产品力,渗透率于2020 年达到3.8%,其中外资(16.9%)>新势力(12.7%)>合资(3.7%)>自主(1.1%)。2021 年,自主和合资品牌的走量车型(吉利博越、广丰雷凌等)纷纷装载HUD,提升消费者对于HUD 认知,另外走量车型对HUD 的应用也进一步推高HUD 渗透率至8.1%,其中外资(30.5%)>新势力(11.9%)>合资(7.6%)>自主(3.8%)。

  在(W/AR)HUD 具体供应商方面,电装(主要受益于丰田)、华阳集团(主要受益于长城),怡利电子排名市场份额前三位;此外,日本精机(上半年数据有修正)、华阳、LG、麦克赛尔均有AR HUD 实现一定规模的前装上车。

  投资建议:

  从主线逻辑看,比亚迪对上游产业链深度布局,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实力雄厚;对下游终端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改善,纯电插混双轮驱动,接连推出爆款新车。赛道成长性好+产业链实力强+市场份额高,优质行业的优质巨头逐渐明朗。从支线逻辑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大幅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通过针刺试验证明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技术实力领先,已配套一汽红旗E-QM5、赛力斯SF5、长安CS55、东风岚图FREE、福特Mustang Mach-E、林肯冒险家PHEV 等诸多车型。未来刀片电池的外供客户有望进一步拓展,伴随储能电池的高速发展,为比亚迪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

  当前汽车行业类似于智能手机初生时代,核心电动车型的发布会正如早前IPHONE、华为等机型的发布会对二级市场的意义,且整车相较手机更为复杂,具备空间属性,内部配置纷纷完成智能化电动化升级,重要电动品牌新车型的“带货”能力不可小觑,对二级市场估值和相关升级零部件EPS 均能带来提升,海豹作为2022 年上半年国内首款起量电动智能车型发布会,下半年或迎更多新车发布会(长安深蓝、蔚来ET 系列、理想L9、北京车展等)。比亚迪海豹上市订单火爆,推荐整车企业比亚迪,建议关注比亚迪相关产业链。核心电动智能增量零部件当前估值回调至合理偏低水平,强烈推荐福耀玻璃、星宇股份、德赛西威、上声电子、伯特利、拓普集团、华阳集团、保隆科技、科博达等。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和芯片紧缺影响产能释放和交付,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