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汽车行业报告:车市跟踪:复工复产带动车市回暖 五月销量环比回升

  复工复产政策稳步推进,上海、长春等地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复工复产加速。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上海、吉林等地复工复产进程陆续推进。自四月中旬以来,上海地区陆续推出三批复工复产白名单,其中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为重点帮扶对象。4 月16 日发布的第一批白名单共666 家企业,其中汽车相关公司超250 家,涉及汽车被动安全、电气系统等领域。4 月30 日发布的第二批白名单共1188 家企业,持续保障汽车产业链恢复。5 月16 起上海将进行分阶段复商复市,第三批白名单共820 家企业也将于近日公布。吉林省截至5 月14 日,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8%。上海汽车及零部件重点聚集区域复工复产顺利。4 月23 日,嘉定区安亭镇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达到60 家, 5月16 日已达到126 家,其中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集团、蔚来汽车等整车企业,以及采埃孚、科世达、安波福等零部件企业。临港区截至5 月16 日已有477 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约46%,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达50%左右;高端装备产能利用率约50%。

  主机厂方面,截至5 月中旬,上海地区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特斯拉四家整车企业已全面复工,四家每天下线整车约2000 辆,带动上下游1100 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一汽集团长春工厂已全面复工。特斯拉于4 月19 日正式复工,4 月30 日已下线1 万辆整车,5 月11 日出口复工以来首批4767 辆汽车,5 月17 日整体产能利用率恢复至45%以上,5 月19 日累计下线2.6 万辆整车。上汽集团4 月18 日进行复工复产压力测试,4月19 日正式复工复产,4 月30 日上汽乘用车产能利用率提升至40%,截至5月13 日上汽集团出口1.5 万辆整车,截至5 月19 日累计下线2.1 万辆整车。

  一汽集团于4 月17 日恢复生产,,5 月7 日一汽解放长春基地全面复工,其主要供应商复产率达100%,截至5 月15 日,一汽集团在长春的5 个工厂已全部复工,目前在岗8.1 万人,日产达4000 辆。零部件方面,博世、采埃孚、博格华纳、麦格纳、联合电子、华域视觉、科博达等零部件企业也于4 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复工。博世、采埃孚、麦格纳于4 月18 日左右陆续复工;联合电子第一批员工于4 月21 日返岗;华域视觉4 月30 日起员工陆续返岗,5 月16 日上海三大工厂开工;科博达于5 月5 日第一批员工返岗;博格华纳截止到5 月19 日产能已恢复至疫情前;安波福于5 月7 日复工,但第二天由于其A6 工厂出现确诊而再度静默,公司主要配套客户为大众、特斯拉等头部车企。

  我们认为,上海、吉林地区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虽短期内供应链仍受疫情扰动,但总体基本面向好。各大主机厂产能陆续爬坡中,5 月出货量有望环比改善,后续若疫情进一步缓和,产量有望加速回补。

  复工复产带动5 月前两周销量环比改善,后疫情时期,短期刺激政策对销量提振起积极作用。2022 年4 月,国内汽车市场产销均出现环比下滑,我们认为,生产端下滑主要由于疫情原因导致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停产。消费端,各地疫情封控、管控措施导致部分居民收入下降,封控等不确定性因素使居民避险情绪上升,叠加门店关闭客流量减少等因素,汽车消费延迟,传导至终端销量下滑。

  进入5 月,全国疫情有所缓解,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陆续复工,产销有所复苏。

  根据乘联会报道,5 月1-15 日,全国乘用车批发累计45.8 万辆,同比-24%,环比+29%,零售累计达48.4 万辆,同比-21%,环比+27%;5 月第二周,乘用车批发23.6 万辆,同比-29%,环比上周+22%,较上月同期+47%,零售23.0万辆,同比-22%,环比上周+3%,较上月同期+26%。当前,各地陆续推出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我们认为,后疫情时期的产销回升阶段,地方出台阶段性刺激政策对短期销量提振起积极作用,产能回升+政策刺激,5、6 月产销有望大幅改善。

  风险提示:复工复产进程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车辆及零部件生产、销售及需求回升不及预期、芯片及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供应不稳定、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超预期。

(文章来源:天风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