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深圳:瞄准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 多链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屈文琳本报记者智文学文/图

  今年5月1日,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支持和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深圳正式实施了新版《深圳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办法》。新办法改变了过去十年残疾人辅具“实物适配”的模式,转向了由残疾人根据百余项类别目录、自主选择、提交申请,再由残疾人辅助器具专业评估团队给出报告通过后,由残疾人自主购买、报销费用、给予补贴。

  资料显示,新版《深圳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办法》涉及辅助器具购置补贴、辅助器具服务、管理与监督等,不仅为残疾人自主选择辅具创造了更大空间,也为有效对接辅具需求与市场供给提供了制度保障。

  链动需求端让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提升

  “近五年来,深圳市残联累计为3万残疾人适配辅具3.7万件。也是在这个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前沿、创新的辅助器具,比如3D打印、人工智能等辅具可以更好地服务残疾人,然而由于此类辅具尚未纳入目录,因此在残疾人中应用范围较小。”深圳市残联康复就业部主任董飞表示,残联是履行残疾人的“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是党联系残疾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直以来,深圳市残联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不断强化对残疾人服务对象的需求研究,完善政策细化措施,创新渠道,用心、用情、用功推动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此次新办法的出台也是希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获得提升。

  资料显示,残疾人辅助器具是指残疾人使用的,特别生产的或一般有效的,防止、补偿、减轻、抵消残障的产品、器械、设备或技术系统。残疾人所购置的辅助器具,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保修卡等文件,符合国家相关质量要求。5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办法》率先迈出了从“实物适配”向“目录补贴制”的先行先试步伐。

  新办法显示,残疾人辅助器具购置补贴申请流程分为申请、评估、补贴三个环节。如残疾人购置辅具费用等于或低于适配目录相应标准的,按照实际购买费用给予补贴;高于适配目录标准的,按适配目录标准给予补贴,超出部分由残疾人本人承担。其中,辅助最高补贴达到3万元人民币。

  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何义林表示,新的辅具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残疾人的自主选择空间,补贴目录范围内的辅具可以满足残疾人居家生活、出行、工作、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的需要,更多智能化、新型的辅具将得到适配使用,这为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就业等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链动创新端启动残疾人辅助器具设计大赛

  据何义林介绍,深圳市残联发布的残疾人辅具补贴目录涵盖近200类辅具,且这一目录并非一成不变,接下来残联和相关部门还将根据社会发展、市场情况适时调整、持续优化,不断引入更多更好的辅具充实优化目录,让辅具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和全面发展。

  2022年5月20日,以“辅具创意,共享未来”为主题,以创建无障碍城市为目标的2022深圳市辅助器具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本次大赛包括“一赛事一路演一论坛”三大内容,开展康复辅具器具的创意产品及创意设计征集、展示、评选、交流,通过创意设计大赛和专业论坛平台,推动辅助器具技术成果高质量转化利用,带动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加快发展。大赛启动后,将开展系列预热宣传,7月至9月中旬开展作品征集,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评分后,最终在11月下旬进行现场路演、决赛,并举办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创新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特别邀请了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原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樊瑜波,中国残疾人辅具中心原主任李晞等专家学者、行业人士、从业人员、创投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队。

  整个赛事设辅具创意作品及辅具创意设计两个类别,分设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2个特等奖将分别奖励6万元和4万元,所有获奖者都可优先获得媒体宣传推广、引荐行业投资人及入驻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和坪山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园等机会。大赛同期还将举办大湾区智能辅具创新论坛。

  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在大赛启动仪式上倡议社会各界踊跃参与辅具创意大赛,用科技赋能辅具、用创意点亮未来,共同为深圳打造大湾区智能辅具产业高地,为残疾人群体融合社会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链动产业端落地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是我国在新时期推出的一项重大产业布局。2018年,民政部等6部门明确深圳为全国首批12个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之一,也是唯一的一线城市。2018年4月,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施方案》。2022年5月20日,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深圳市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揭牌仪式在坪山区举行,深圳首个集中连片的辅具产业发展园区应运而生。

  据悉,广东省残联、省粤港澳大湾区办于2021年底批准深圳创建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助力深圳搭建智能辅具发展的技术创新、检测认证和数据服务平台,聚焦发力“互联网+残疾人辅具器具”,探索残疾人辅具工作新路径,打造国家智能辅具产业高地。

  目前,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深圳市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所在的坪山区已集聚近900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60%为高端医疗器械类企业,具备了发展康复辅具产业的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在5月20日的揭牌仪式上,坪山区政府还与6家企业签约合作,共同推进两个平台的高水平运营,力争尽快申报国家级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

  “3D打印的康复辅具可以帮助残疾人顺利演奏小提琴;仿生手能支持肢残人士实现抓、握、捏等多种动作;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可利用传感器感知角度、压力、速度辅助残疾人稳步行走……”据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2025年,我国有需求的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率将达到85%以上。

  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强表示,接下来,深圳要以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辅具科技成果转化,以产业带动服务、以服务促进产业,将最新最实用的智能康复辅具产品纳入适配范围,加大消费保障支持力度,促进康复辅具需求侧与供给侧对接,不断提升有障碍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