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宝马集团“牵手”华友循环 聚焦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和梯次利用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板块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整车企业,也逐步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度布局。

  5月25日,宝马集团宣布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友循环”)携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首次实现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并将分解后的原材料,例如镍、钴、锂等,提供给宝马的电池供应商,用于生产全新动力电池,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闭环管理。

  据悉,通过双方此次的深化合作,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价值将得到充分发挥,动力电池原材料开采及生产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将得以大幅降低。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动力电池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相关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在这个背景下,公司尤其需要贯彻循环理念,增加再利用材料的使用,减少对珍稀原材料的依赖,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支持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业内人士判断,宝马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以及原材料闭环管理,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废旧动力电池100%回收利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吸引了业内的高度关注。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数据,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78万吨。同时,近年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也进一步为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打开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据悉,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再利用两种方式。对于剩余容量较高的退役电池可优先遵循梯次利用原则,继续应用于储能及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对于不符合梯次利用标准的废旧电池,则可遵循拆解回收再利用原则进行拆解、粉碎、筛选、提取动力电池中的镍、钴、锂等核心原材料,并再次用于动力电池生产。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为了最大程度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宝马基于循环理念,致力于在中国实现客户端以及工厂内废旧动力电池的100%回收利用。

  根据宝马与华友循环的合作协议显示,双方将对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并通过华友循环先进的绿色冶金技术,高比例提炼电池中镍、钴、锂等核心原材料。

  与原先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再利用方式不同的是,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模式可实现高比例提炼的核心原材料100%返回到宝马自有供应链体系,并再次用于宝马新能源车型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据宝马集团方面透露,这一举措将有效减少矿产资源开采中70%的碳排放量,显著降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表示,目前中国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方兴未艾。此次华晨宝马与华友循环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成功探索,不仅有助于宝马进一步降低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还有助于与供应商伙伴一起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场景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20年,宝马集团便与华友循环合作开发废旧动力电池在工厂叉车上梯次利用的场景,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汽车制造商。

  据悉,此次宝马集团与华友循环在既有伙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根据协议,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应用范围将拓展至整个沈阳生产基地。双方也在继续深入探索多种使用场景,未来不止工厂内的叉车,托盘车及储充一体化的储能站也将使用宝马废旧动力电池。

  同时,面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复杂状况,宝马集团早在2017年便搭建了电池溯源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从生产直至退役回收阶段进行追踪。如今,宝马还创造性地拓展了动力电池材料追溯环节,将实现对动力电池从生产至报废回收再至新动力电池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从技术上提升电池及原材料的回收信息透明度,实现精准管理。

  按照规划,到2030年,宝马集团计划将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至少4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亿吨。为了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宝马集团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理念贯彻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并在全球范围内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在碳减排和循环利用领域持续深耕。

  据悉,目前宝马集团在车辆制造过程中使用了近30%的可回收和可再利用材料,未来这一数字还将逐步提升至50%。公司还将继续把循环经济概念深入生产等过程,进行关键材料组的分离和回收,以便在“闭环”框架内进行再利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