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较去年同期减少63% 年内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降温

  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发行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今年以来ABS产品发行规模却有所回落。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CNABS)数据梳理发现,截至5月30日,今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累计新增发行规模6767.4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3%左右。

  ABS发行热度下降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今年以来市场ABS发行规模有所回落。截至5月30日,今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已累计新增发行单数546单,累计发行规模6767.41亿元,规模远不及去年同期,去年同期发行规模为11071.63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发行的ABS产品中,信贷ABS市场累计发行42单,发行规模达1354.0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957.43亿元相比下降了2603.39亿元;企业ABS市场累计发行341单,发行规模达3235.7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261.38亿元相比下降2025.59了亿元;ABN市场累计163单,发行规模达2177.58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852.83亿元增加了324.75亿元。

  对于ABS产品的发行规模下降的原因,上海市通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珏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主要受三方面的因素影响,首先政策方面,从去年开始,ABS相关监管政策有所收紧,受此影响ABS发行总量下降明显。其次,我国信用水平总体仍存不确定性,总信用水平并不支持ABS产品维持高位。今年受疫情影响,叠加消费、地产的需求疲弱,ABS基础资产供给不足。需求方对实体经济的信心也较为薄弱,所以整体上就导致发行量下滑显著。最后,银行整体杠杆水平维持在中高位,部分城商行及股份制银行持续去杠杆中,导致银行机构发行ABS产品的热情下降。

  房地产领域活跃度降低致相关ABS需求降低

  记者了解到,资产证券化主要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与交易商协会主管的资产支持票据。其中,信贷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是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盘活资本的重要方式。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银行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资产证券化回收资金以提升自身流动性和扩大信贷规模。二是为了实现部分资产出表以改善自身的表观资产质量和财务指标。但是对于银行及金融市场来说,这种出表实际上并未真正改变银行的资产质量,甚至还带有加杠杆的性质,如果银行的运营能力并未提高的话,其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从信贷类ABS产品的发行细分类别来看,今年以来个人汽车贷款类别发行规模占比最多,发行规模共计941.57亿元,占总产品规模的69.53%左右;其次是住房抵押贷款类别发行规模共计245.41亿元,占总产品规模的18.12%左右;除此之外,微小企业贷款类别发行107.76亿元,占总产品规模的7.95%左右;个人消费贷款类别发行规模33.12亿元,占总产品规模的2.44%左右;不良资产重组ASB发行规模总计26.18亿元,占总产品规模的1.93%左右。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以来,住房抵押贷款类ABS的发行规模下降最大,出现80%以上的同比跌幅。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房地产领域活跃度降低,不良资产有增加风险,信贷资产生成速度下降,导致相关ABS的需求大幅降低。

  展望未来,王珏认为,预计未来ABS产品的发行总规模维持谨慎乐观预期。尤其是不良资产处置类别的ABS,受到房地产及部分金融机构去杠杆进程的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热点。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类别ABS来说,增长潜力存疑,主要原因是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监管层推动力度及后续政策尚待观察,且银行等主体对于该资产类别的接受水平不高。

  “ABS是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方式,随着疫情缓解和经济活动的复苏,相信未来市场的活跃会带动ABS发行的改善。”于百程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