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V”型反弹!5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6% 专家预测……

  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同步回升,分别为49.6%、47.8%和48.4%,分别高于上月2.2、5.9和5.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这表明近期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份有所改善。

  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均表示,展望6月,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受控、复工复产进程加快以及纾困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制造业PMI有望重新扩张。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大幅回升

  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PMI在4月份较低基数水平上回升至49.6%。分项指标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7%和48.2%,比上月回升5.3和5.6个百分点。赵庆河表示,这表明制造业产需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恢复动力仍有待增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4月下旬以来,国内疫情逐步受控,国内及时出台纾困助企措施,疏通物流堵点、畅通供应链产业链、加大受困企业支持力度,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同步回升,库存回落,反映国内需求端也在快速回暖中。

  从行业看,整体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行业由上月的9个增加至12个。如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专用设备、汽车等行业生产指数高于上月10个百分点以上,升至扩张区间,企业生产活动加快。

  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对记者表示,5月新出口订单和进口订单分别上涨4.6和2.2个百分点,表明外贸环境开始回暖。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下降8.4和4.9个百分点,且连续2个月下降,虽然对指数形成拖累,但也表明保供稳价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对制造业持续改善会有较大积极推动作用。

  服务业景气度加快修复

  更多稳增长政策将落地实施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1%,高于上月7.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从行业情况看,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上月,其中零售、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位于扩张区间,业务总量环比有所增长;住宿、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位于40.0%以下低位,市场活跃度持续较低。

  周茂华表示,部分服务业、中小企业恢复相对滞后一些,部分行业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国内需要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适度加大有效投资、加大受困与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畅通内需循环,推动经济加快回归正轨。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总体上看,近期宏观政策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货币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本月5年期以上LPR下降15BP的历史最高降幅;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视频会议日前召开,在退税、支出、专项债券等方面加快发力。随着这些政策发挥效果和更多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实施,我国经济有望触底回升。

  6月制造业PMI有望回归扩张区间

  多位专家表示,6月制造业PMI将重回扩张区间。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叠加考虑上海市自6月1日起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预计在全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多措并举稳外资稳外贸、大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全力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等因素作用下,6月制造业PMI大概率重返荣枯线之上。

  罗奂劼也表示,随着全国疫情不断好转、复工复产进程加快以及纾困政策和保价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制造业PMI有望重新扩张。

  “从外需看,欧美等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略有回落,但继续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运行,海外需求扩张将继续利好我国工业制造业。”周茂华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