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重庆银行的“双城记”:奏好服务协奏曲 跑出金融加速度



  重庆和成都,正在中国西部谱写“双城记”。火锅和川菜的麻辣鲜香,3D魔幻的城市设计,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都是人们对这两座城市所代表的蜀地最鲜明的印象。但大多数人或许没有意识到,这里也正在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圈的中心,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

  根据重庆日报消息,成渝地区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亿元,同比增长8.5%,经济总量比重占全国的6.5%,占西部地区的30.8%。3月31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报告称,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亿元,同比增长8.5%,经济增速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6.5%,占西部地区比重为30.8%,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增速领跑西部。

  具有非凡活力的经济,同样成为了这里鲜亮的名片。

  从成渝双城经济圈说起

  2021年10月20日,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规划纲要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规划纲要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渝双城经济圈这个特有名词,开始火出圈。

  经济学界用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而在这三个方面,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均有不俗表现。从投资看,截至去年底,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到13条、在建6条,累计建设5G基站超11.2万个,两地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9%;从消费看,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553.6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全国高4.5个百分点;从外贸看,去年全年中欧班列(成渝)共计开行超过4800列,开行量占全国比例超过30%,两地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7374.5亿元,同比增长19.7%。而根据规划纲要,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对于国家持续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引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发挥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区位优势,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探索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引导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奏好双城“协奏曲”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业已经成为命脉和核心,任何经济圈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中,同样如此。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推动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区域金融改革格局。该负责人透露,人民银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关于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以及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有关政策举措,相关工作正在推进。

  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了本地的城市商业银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例如,重庆银行作为立足重庆,布局三省一市的地方法人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国企责任,借助在川渝两地均有网点布局优势,通过“抓保障、抓关键、抓联动、抓服务”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2021在双城区域内落地信贷支持超过1000亿,支持川渝合作共建等重大项目超过40个。

  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银行成立了董事长牵头的双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重庆银行金融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细化了实施路径。在实际业务上,积极跟踪营销重庆市级重大项目、四川省级重点项目、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等重点项目清单,支持项目涵盖水利、铁路、机场、轨道交通、医院、商贸物流、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在保证规模之外,重庆银行也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推广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特色产品,如针对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持续在川渝推广“优优贷”产品,作为一款流动资金贷款产品,以“3年+3年”的模式,让企业3年内无分期还款,3年到期无还本续贷,让企业一笔资金使用6年,目前产品在川渝两地余额近百亿。这款在区域首创的产品既满足了企业中长期的融资需求,又破解了企业转贷手续复杂、成本高企的困境,对区域产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重庆银行也坚持积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证双城区域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比如在网点布局上,聚焦双城发展规划,按照“网点跟着产业走、跟着人口走、跟着公共服务走”的思路,给予优惠政策,提升双城区域的网点覆盖,填补服务空白,着力提升川渝两地交界区域网点密度。除此之外,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推出新农信贷直通车等创新产品,切实地为成渝地区的特定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聚焦实体经济,让金融服务脚踏实地跑出“加速度”

  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一大特色,而实体经济也是这里最重要的发展引擎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重庆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特别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实干家”们的企业发展壮大,与四川新希望集团、长虹电子等四川龙头实体企业开展合作。此外,重庆银行还发行了十余款“成渝双城主体精选”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超30亿元,支持双城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重庆银行发布的报告,该行全年累计投放实体贷款385亿,占全部贷款投放的74%,实体贷款余额861亿,较年初增长92亿,增幅12%,延续了近年来持续增长的态势。截至2021年12月末,实体贷款客户近千户,占全部贷款客户的68%,有力地支持了京东方、太极集团、新希望、国际复合材料等一批优质实体企业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实体经济企业,重庆银行提供了一系列的金融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了实体企业的经营负担。

  结语:

重庆银行年连续5年获得标准普尔国际投资级评级,展望“稳定”。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连续6年位居前300强。借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和地方实体产业的不断成长,相信重庆银行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谱写出具有中国西部大发展印记的“双城记”,而这家城市商业银行所秉持的信念和作出的一系列努力,想来也可以成为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缩影,供后来者参考和借鉴。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