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新老企业入局推新 粽子市场产业规模或超百亿元

  端午之际,在社交平台微博上,关于#粽子#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有4.5亿阅读量,24.5万讨论。其中,关于#粽子界天花板#话题的阅读量高达1.1亿,仅5月31日当天阅读量就高达64.8万,话题都围绕螺蛳粉粽子、沙虫佛跳墙粽子等各类吸睛的花式粽子展开讨论。

  事实上,除了各类花式馅料的粽子,星巴克、稻香村集团等新老企业也入局推新,通过推出多款粽子新品等方式吃节日红利。公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我国粽子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2.91亿元,2020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口味花式创新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粽子口味不断创新。盒马鲜生就把历届爆款包进了粽子,将椰子鸡、东坡肉、杨枝甘露等做成粽子的馅料。除了几款独家定制的“名菜粽”,盒马鲜生在北京、西安、南昌、成都等城市,根据各地方的饮食习惯,包出有地域特色的粽子。

  盒马鲜生、盒马3R商品中心采购总监张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除了对粽子进行创新,盒马鲜生还独家研发了大闸蟹醋珠月饼、芥末三文鱼月饼,跟网红企业如喜茶、奈雪的茶、虎头局渣打饼行一起研发的青团粽子等,都曾引发抢购热潮。

  数据显示,盒马工坊粽子上市以来,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咸蛋黄超大五花肉、五花肉粽、洗沙粽是最受欢迎的三款;北京、成都、西安为盒马粽子销量增幅前三的城市。

  星巴克则按照惯例推出了自家的星冰粽,其全新竹影柠香星冰粽内添加淡竹叶粉,首次尝试以“淡竹叶入食”;餐饮品牌“大董”推出大董烤鸭粽;虎头局渣打饼行推出藤椒鲜肉粽和藜麦芋泥粽;西贝莜面村推出蒙古奶酪燕麦粽;甚至名为仟吉的品牌推出了搭配自热包的免煮自热粽子。

  “Z世代群体已经逐步成为新的消费主力军,他们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更追求产品背后好玩、新奇等功能。”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生代的消费思维是以品牌调性为主,品质为辅,价格为补充。而粽子、月饼、青团等原本的季节性糕点不再受到固定节日的限制,也不再受口味的影响。

  生产、销售端适当调整

  “今年以来,多地发生疫情,稻香村集团在苏州、北京、沈阳等地工厂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集团依据市场需求,实施订单式生产。”稻香村集团(前身为苏州稻香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稻香村集团推出了20多款粽子礼盒,20多种口味。礼盒价格从3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满足各类消费人群需求。从产销来看,今年相比去年有所下滑。不过,粽子销量连续几年在线下和线上各大平台排名依旧靠前。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餐饮企业紫光园更是通过线下自提、抖音团购等方式销售自身粽子等产品,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

  此外,火锅企业也试图通过新品、赠送等方式吃端午节红利。据悉,海底捞在全国门店上架了端午时令甜品“慕斯冰棕”,海底捞外送业务则是推出了端午套餐,随套餐免费赠送小龙虾一份。巴奴毛肚火锅方面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端午节当天将按照就餐人数随单赠送粽子,增强用户粘性。“北京、上海地区是点外送单随单赠送,其他城市堂食就赠送。”

  “不少餐饮商家将端午节视作今年重要的复苏小旺季,无论是增加供给数量,还是研发新口味,参与度比往年都要积极。”饿了么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平台推出了端午特色专题会场、时令数字藏品等活动,提升消费者关注度的同时,帮助商家带来相应的曝光,用过去半年来沉淀的时令运营经验,为商家的端午销售助力。据饿了么5月31日提供的数据显示,端午前一周,粽子外卖销量年同比上涨近五成。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