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六一”节催热“玩具经济” 专家支招如何行稳致远

  “六一”节的到来,催热了玩具加工出口企业。《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海外需求复苏,叠加“六一”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因素影响,从事玩具加工出口的企业喜获大量海外订单。专家表示,国内外玩具市场均有较大体量,从事来料加工的玩具企业可考虑与知名IP企业联合,理顺上下游协同关系,共同打造国产玩具方阵。

  湖南玩具企业喜获海外订单

  湖南桑尼森迪是一家塑胶玩具制造企业,截至5月30日,该公司共出口玩具8500余万元,达到去年全年的水平。另外,还出口转内销300余万元。在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加快生产,将塑胶玩具发往欧洲、西亚等地区。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海外需求复苏,叠加‘六一’节等因素,今年海外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为确保海外客户及时拿到货物,我们部分产品进行了联合生产,今年以来共计外发加工234批次。”

  湖南常德、蓝山、浏阳、益阳、湘潭等地均有玩具加工、出口及配套业务,为当地群众就业、创利创收贡献力量,亦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捷芯微电子主要为大型玩具、节能灯企业提供电子配件。今年3月,捷芯微电子在常德政策支持下搬迁到了新厂区,扩大2条生产线,日产能从40万件增加到70万件。蓝山县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皮具玩具产业转移,加大玩具企业和玩具技能人才引进力度,产品出口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带动超过1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益阳艾华集团以生产铝制电解电容器为主,公司表示部分产品因性价比高、稳定可靠而在消费电子、电动玩具上得到广泛应用。

  蓝山县星月投资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绒布玩具制造企业,早在今年1月份,该公司的海外订单就已排产至5月份。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六一’节的订单已经发货完毕了,当前正在赶工的是为欧美国家万圣节准备的玩具。万圣节为每年11月1日,考虑到海上船期为3个月左右,通关及渠道铺货约需要2个月左右,现在正是我们赶工的关键时间点。接下来要为感恩节、圣诞节玩具订单潮做好准备,采购员已在提前采买各项物料了。”

  玩具产业发展尚需多方支持

  今年3月,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新潮玩具行业关注度提升,产业链呈现多元发展态势,新潮玩具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头部玩家门店数有望超过800家。特别是IP价值在新潮玩具领域展现出强大生命力,行业有望迎来更多上游IP厂商跨界合作,看好IP储备方面有较强实力以及在下游渠道端有领先布局的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玩具相关企业(全部状态)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18年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首次突破50万家,2019年超过100万家,2021年则有超174万家相关企业成立,达到历年之最。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88万家相关企业注册成立。从注册资本来看,全国超73%的玩具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只占约3.08%,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仅为6.9%,拥有专利信息的企业仅为0.61%,拥有作品著作权、软件著作权的企业分别为0.48%、0.58%。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教授跟踪湖南出口产业多年,对当前玩具出口订单火爆予以肯定并提出了“多方支持,形成合力”的观点。他表示,“今年玩具出口业务迅速升温,背后是国际需求复苏叠加节假日因素所致。当前,国内疫情处于稳中向好的可控状态,部分原料及成品物流不畅,玩具企业用工有一定限制,对玩具出口业务造成掣肘。各地均推出了用工、用电、用水、物流和通关方面的便利,部分缓解了上述问题。正是各地区、各部门多方支持,形成了合力,才保障了玩具企业有信心吹响出口创汇的冲锋号。”

  曹二保进一步补充,“以湖南玩具出口为例,从产业结构来看,以来料加工、按单生产、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目的为赚取加工费用,吸纳附近群众就业。在大宗原料、海运费用上涨,海外品牌方牢牢掌握品牌授权、外观形象和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国内玩具加工出口企业本小利微,存在一定经营风险。建议国内玩具企业积极向国内知名IP企业靠拢,如阅文集团、中南传媒、腾讯控股等,补齐IP内容、外观专利、自主品牌、发行渠道方面的短板,共同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玩具方阵。”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