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任春生: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保交所将持续打造保险业数字化综合交易服务平台

  6月1日零时起,上海全市进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这座自3月末以来因疫情而静下来的城市,逐渐恢复了往常的热闹气息。

  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集聚的城市之一。在“慢下来”的两个多月里,金融脉动始终跳动着。而金融基础设施作为串联金融与实体的关键环节,在这其间扮演着关键作用。

  “疫情期间,保交所各项交易服务功能实现了平稳、有序运行,同时持续创新完善功能服务。”近日,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任春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一方面,促进保险业更好地提供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另一方面,推动保险资金更好地对接和服务实体经济。

  此次疫情凸显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迫切性,也展现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在保险业跨界跨域互联互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任春生也一直在思考,保交所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领域。

  “我们将持续打造保险业数字化综合交易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增强有效应对突发灾害、极端情况等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并通过功能建设、品种丰富、生态培育,构建‘功能、交易、生态’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和发展格局,在运用数字化手段服务国家金融安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任春生说。

  上证报:两个多月以来,上海保交所的交易整体呈现怎样的图景?

  任春生:疫情以来,上海保交所高度重视、迅速响应、周密安排,严格落实党中央、银保监会和上海等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切实保障全国性保险要素市场安全、稳定、有效运行,确保运营不间断、交易不停歇,服务不掉线。

  目前,上海保交所巨灾保险、再保险、新能源车险、健康险、中介交易服务、保险基金通、保险资管等各个交易系统和平台,持续为行业提供高效稳定的交易服务,为监管提供风险监测支持,并不断推出创新功能和服务。

  比如,4月完成保险中介SaaS系统的全面升级,实现系统新旧版本换代的“无缝衔接”,助力保险中介信息化监管政策高效落地。该系统已接入30余家保险公司和近600家保险中介机构,累计交易保险金额超2000亿元。

  巨灾保险平台于5月12日支持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线巨灾保险一站式线上交易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了集投保理赔、查询报案、共保运营、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巨灾保险运营服务体系。

  保险基金通平台创新推出账户直连服务,有效提升保险资管机构与基金行业互联互通的效率。

  健康险服务方面,青岛惠民保“琴岛e保”于5月9日启动第二期续保工作,为消除疫情带来的影响,工作团队开发上线一键续保、代理人数字化推广工具等功能,至5月31日,参保人数已经突破107万,线上销售量同期增长25.5%;同时,我们与天津银保监局、共保体公司积极沟通“天津惠民保”项目,将由上海保交所子公司中保科联为其提供全流程运营服务,预计6月底上线。

  上证报:本轮疫情期间,保交所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方面有哪些成效?后续,在为实体企业输血、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任春生:今年以来,外部风险日益复杂严峻,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实体经济发展在疫情影响之下正遭受严峻考验。本轮疫情期间,部分资管公司反映资金投资工作因居家封控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上海保交所和子公司中保登“急市场所急、想市场所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产品登记、资金投资工作日常推进不断、不乱。

  截至目前,中保登年内已累计完成产品发行35只,新增发行规模278.16亿元,其中小额贷款类产品发行162亿元,供应链类产品发行116.16亿元,为超过20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工具。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投融资综合服务,为资本和企业搭建互动联动的“舞台”,畅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让资金“找对人”“找好人”。5月19日,中保登联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银保监局,共同举办2022年“保险暨银行理财资金入渝”重大建设项目线上对接会,共有来自银行、保险等90余家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的代表参会,重庆地区首批74个重大建设项目正式入库“中保登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总投资超6000亿元,现场签约金额共计219.3亿元。

  4月14号,中保登与北京市大兴区金融办、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开展“险资进大兴践行新金融”投融资对接活动,泰康资产、中意资产、长城财富资产、大家资产、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等多家机构代表参观大兴区多项基础设计、产业园区、租赁住房等建设项目并开展投融资对接交流。

  后续,我们将持续推动保险资管产品全生命周期运营平台建设,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高效循环,推动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精准对接,为市场机构创造价值,助力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上证报:怎么理解金融基础设施平稳运行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

  任春生:金融基础设施是支持金融体系运转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畅通金融要素流通。如果说实体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基础设施就是支持血液从心脏流向身体各部的“大动脉”。越是抗疫到了最吃紧的时候,越是要保障金融市场的“血脉畅通”,保证各项宏观政策触达市场末梢。

  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基础设施贴近市场一线,能够直接、便利地收集、分析各类市场信息,敏锐、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动态,及时有效地管理市场秩序和操作规则,是辅助金融监管部门开展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风险防控的枢纽性设施。当前,百年变局交织疫情冲击,我国内外部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更加有必要健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做好应对不利局面与突发情况的基础准备,保证金融安全与金融运行体系的正常发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

  上证报: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作为保交所负责人,给您和保交所带来了哪些思考?

  任春生:在百年变局和疫情叠加下,社会及各类市场主体也更加关注风险管理的内涵和手段。

  着眼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依托保交所的数字化综合交易服务平台,通过功能建设、品种丰富、生态培育,推动全社会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在运用数字化手段服务国家金融安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疫情凸显了内循环的必要性,迫切需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国性保险要素市场可以提供系统、规则等基础性制度支持。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有效畅通内循环,对外,可有效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加速向我国汇聚,培育和强化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对内,有利于解决我国市场体系中长期存在的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顺畅等问题,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保交所作为全国性要素市场,可以发挥规则、系统、标准统一的优势,通过服务和对接各类保险市场主体及产业链上下游机构,促进保险要素畅通循环,更好地支持发展保险新模式、新业态。

  二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保险业跨界跨域互联互通的需求提升、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提速。

  疫情影响下,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堵点,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行都将面临巨大风险,而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链接不畅的问题。作为服务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的保险业,更需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联通交易服务各类主体,推动资源的共享。从国内看,通过数字化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可以高效地解决跨界跨域对接交互中存在的安全、效率和质量等问题;从国际视角看,以国际再保险中心为例,通过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境内外机构链接和交易,可以更好地保障再保险交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这个过程中,保交所可以推动构筑高水平互联互通的生态,支持保险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三是保交所将进一步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行业服务水平。

  作为全球创新型保险要素市场,保交所如何发挥基础设施作用,为行业风险管理、监管风险防范、社会风险治理提供更有效的交易基础设施和服务、更便捷的交易工具和载体、更有价值的交易和生态组织模式,是我们近期着力思考的问题。这次疫情中,基于前期过硬的系统、平台建设和充分的应急储备,保交所各项交易服务功能实现了平稳、有序运行。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反思自身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领域。

  未来,在系统等“硬件”建设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丰富和提升灾备管理能力,加强服务功能和能力建设,增加信息系统冗余建设的储备,增强有效应对突发灾害、极端情况等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在功能服务等“软件”建设上,我们将持续丰富和完善保险综合服务平台、国际再保险平台、健康险交易平台、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等的功能服务,着力构建“功能、交易、生态”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和发展格局,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强化新基建的枢纽功能,在支持保险服务更加便民惠企、更好服务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