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700多台打捆机确保秸秆顺利离田

  本报讯嗡嗡嗡……5月30日,在谯城区古城镇闫庄村的一块收割后的麦田里,搂草机、打捆机、抓草机正在进行实地调试,为小麦收割后秸秆离田做准备。在农机手的熟练操控下,“平躺”着的秸秆瞬间被“吸走”,经过旋转、压实、打捆,一个个硕大的麦秸捆如母鸡下蛋一般,整齐地摆放在麦田里。随后,抓草机和运输车协同配合,秸秆全部被清运出农田。

  秸秆离田,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高秸秆利用率,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整区推进秸秆离田工作,午收来临之际,谯城区提早跨区域调配了秸秆打捆机械,确保秸秆离田工作顺利完成。

  来自黑龙江的农机手赵磊于5月22日到达谯城,在经过相关的隔离和检测后,第一次下地试机。赵磊介绍,一台车一天可完成500亩地的打捆作业,这次来到谯城大约可连续作业12天。“总共是来了12台车16个人,已经完成了隔离,马上开始要干活了。因为以前我们的车是打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的,现在打麦秸要进行调试, 估计明天后天正式下地开始打捆秸秆。”

  同样,在谯城区淝河镇冯洼村的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的草场上,停放着几十台秸秆打捆机械,农机师傅们在对机械进行调试、保养。这些人员和机械都是提前从黑龙江、江苏、新疆等地赶过来,准备进行跨区作业。

  谯城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协会负责人介绍,秸秆打捆离田,可以减轻土壤对干草消化的压力、夏茬作物的病虫害,还可以提高整地的进度和质量,也有利于秧苗活棵,从源头上排除秸秆焚烧隐患。今年,谯城区共有小麦136万亩,计划整区推进秸秆离田工作,每个乡镇划定区域进行分配,各收储企业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今年打捆作业。目前,谯城区已组织700多台打捆机械,保障在麦收后,顺利完成秸秆离田工作。

  “每个收储场都按照标准化收储中心进行筹备,包括储存场地、安全设施、人员的管理,还有人员的安全培训,前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后期安全生产、安全储存、安全打捆奠定基础。”谯城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协会会长王彭飞介绍。

  (记者汝平)

(文章来源:亳州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