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政策利好 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迎来加速期

  近日,湖北省发布了《关于加快消费恢复提振的若干措施》,明确通过开展“汽车焕新”“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推广等活动鼓励汽车消费。

  国家层面,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利好政策也已落地。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明确,为促进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在国家及湖北省层面利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频出的背景下,湖北汽车产业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纷纷落地,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加速发展期,未来有望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加速发展期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能源智能化是转型的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汽车产业作为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2021年,湖北省汽车产业营收达到6941.77亿元,占全国的8%,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升至14.1%;汽车产量209.9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8%,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4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5万辆,同比增长3.8倍。

  当前,湖北已初步形成打造国际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荆门在动力电池产业的布局相对完备,宜昌在上游材料、武汉在整车和“三电”领域打造的产业集群也初具规模。

  随着新能源整车和动力电池巨头纷纷落户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速,目前已建成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超60万辆。2021年,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出口呈井喷式增长,出口额增长90倍。

  湖北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湖北省将从着力招引和培育头部企业、着力提升零部件配套水平、着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发力,抢抓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做大做强做优汽车产业。

  其中,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全面覆盖5G信号、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路侧感知设备和车路协同系统,支持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跨界联合,推进应用示范。科学布局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

  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集聚湖北

  得益于湖北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下,一大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纷纷落地。

  上游材料方面,湖北兴发集团牵手浙江华友钴业,计划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5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湖北宜化与宁德时代子公司宁波邦普合作,建设及运营磷酸铁、硫酸镍及其前端磷矿、磷酸、硫酸等化工原料;建设及运营配套磷石膏周转场、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

  中游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方面,亿纬锂能年产152.61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落户荆门掇刀区,计划投资305.21亿元。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及生产的高科技新能源公司中航锂电落户武汉,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一期产能可装车40万辆。

  切入储能电池新赛道的骆驼股份,在新能源电池的研发方面已积累了大量成果和经验,在汽车用低压电池领域,公司生产的48V锂电产品自2020年以来已配套日产启辰。

  东风公司旗下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东风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事业的主阵地。据悉,东风新能源产业园已形成年产40万套电控、20万套扁线电机、28万套电驱动总成、10万套电池系统、30万只IGBT模块的生产能力。按照规划,智新半导体项目总规划IGBT年产能为120万只,可满足东风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100万销量的芯片需求。

  下游整车方面,一批武汉新能源汽车“生力军”将形成产能:东风岚图的15万辆产能;东风本田规划的25万辆产能;小鹏汽车规划的10万辆产能;吉利路特斯项目规划的15万辆产能;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规划的10万辆产能。除了武汉,黄冈的威马工厂、襄阳的东风日产、十堰的东风小康等,湖北省内其他市州的新能源车企也越来越多。

  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副教授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省本身具备很好的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和相关产能,未来湖北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从三个维度进一步发力:一是从整体的顶层设计角度出发,跟国家的区域性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政策相结合,汇聚区域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二是从研发角度、数据角度、相关领域的生产角度,给予政策性的创新和突破。三是湖北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定要用好自己的相关优势,用足相关政策;另外,跟进新能源汽车的公共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激发动能,促进消费。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要拉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湖北还可以考虑从供给侧发力,通过减税降费和优化营商环境来引入更多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尤其是汽车芯片企业。汽车产业的繁荣并非局限于品牌车企,可以考虑对产业链链条上的企业进行帮扶、激励的方式,来促进汽车业供应链产能提升。当前我国汽车消费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供应链,所以提高产能能够帮助汽车企业迅速站稳脚跟。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