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惠誉:确认中国“A+”评级 展望稳定

  6月2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评级确认中国“A+”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展望为稳定。关于关键评级驱动因素,惠誉表示,中国的评级受到稳健的外部融资、强韧的宏观经济表现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具有的经济规模的支持。

  惠誉预计,中国政府今年将出台大规模财政宽松政策。按照惠誉整合框架 (纳入了基础设施支出和其他不在总体目标之列的官方预算活动) 计算,今年的财政赤字预计将从2021年占GDP的4.5% 扩大到7%。政府已经公布了33项稳经济措施,全年退减税规模达到GDP的2.2%。政府还将加快已下达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增长逐步复苏的助推下,惠誉预计,综合预算赤字率将在2023年收窄至5%。

  惠誉预期,今年中国政府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将上升至59%左右,这一水平与目前“A”评级主权国家的中位数大致相同。受疫情期间的逆周期财政宽松调控政策影响,政府债务率较2019年末上浮了大约11个百分点,但仍与惠誉的全球主权评级组合和“A”评级国家的趋势相当。

  信贷增长方面,惠誉预期,在决策层确保近期经济平稳运行的号召下,预计信贷增长有望在未来几个月提速。这意味着,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在2021年温和下降至GDP的264%后,将在本年度出现两位数的增长。

  对外出口方面,惠誉认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和商品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19年以来在世界出口中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成为拉动该国经济增长和促进稳定的重要引擎,无论在疫情发生前还是疫情期间都是如此。随着消费者需求向服务业转向,今年对制成品的出口需求有所减弱,但惠誉预计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仍然相当可观,占GDP的1.4%,是2019年水平的两倍之多。尽管在不断进行结构性调整,中国的主权对外净头寸(约占GDP的17%)亦高于评级为“A”的国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