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减免租金、减费让利……上市公司频推“暖心礼包”纾困帮扶中小微企业

  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正如六月骄阳一样如火如荼。近日,国务院发布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共有14条24处支持中小微企业。而今年以来,仅国家层面出台的各类政策举措就已达20余个,从实施组合式税收优惠、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减免国有物业房租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各行各业上市公司也已积极行动起来,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今年4月以来,已有包括天健集团、老凤祥、首开股份、上海电气等在内的至少18家沪深上市公司披露相关“帮扶”中小微企业的公告。

  6月1日,天健集团最新发布的公告称,为进一步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群体降低成本、减轻负担,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等租户的经营压力,公司将对承租公司及公司控股公司深圳区域房屋的制造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民办幼儿园实施物业租金减免,预计减免金额约为9436万元。

  5月31日,首开股份亦表示,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公司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产权房屋的情况,对符合条件、标准的承租企业,在2022年度相应减免房屋租金。经预计,北京区域内符合减免租金标准的企业约500户左右,北京以外区域符合减免租金标准的企业约100户左右,合计2022年公司租金减免金额约1.1亿元左右。若疫情导致公司出租房产所在区域的风险等级全部升级为中高风险地区,最终减免金额约为1.3亿元左右。

  除了减免物业租金之类的常规支持,不少上市公司也从自身业务出发,助力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解资金“燃眉之急”,提升企业竞争力,激发企业活力。

  譬如中国电信针对商务楼宇、综合商超、文旅传媒、连锁酒店、餐饮服务等中小微企业,推出“特惠助企”云服务包,以“8款免费体验+3款优惠购”,让更多中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提效降耗。与此同时,中国电信还针对小微商户的交易手续费提供专项补贴,并将“商户金卡”产品与线上支付、防疫保险、用户服务等功能相整合,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小微商户的经营成本,助力安心复工。

  “整体来看,盛业目前服务的中小企业的客户也是面临着回款难的问题,或者回款账期比以前明显延长。对这个情况,盛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定向去支持到这些受到疫情冲击的客户。”6月1日,港股上市公司盛业产业金融部总经理王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作为一家领先的供应链科技平台,盛业主要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打通信息壁垒,平台化链接资产端和资金端,从而高效地解决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供应链融资需求。目前,盛业主要服务于基建、医药、能源等国家战略性的行业。

  王峰介绍道,对于盛业来说,能够支持其供应链科技业务正常运转的前提是,盛业提供了全线上化的操作——提供“盛易通”云平台和APP,让客户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居家办公,甚至在外出的时候,都能与平台进行操作和交互,确保业务能够平稳进行。同时,盛业时刻关注各地的疫情情况以及防疫政策的要求,结合大数据分析,对受疫情冲击的客户有可能产生的付款延迟进行预判,提前做好准备,从而在前端设置账期的时候就前置地去考虑到这些疫情的影响。

  此外,盛业还会给予防疫项目定向的资金的重点支持。“比如我们有一个江苏的客户负责给隔离点项目供应集装箱,这个涉及工期很短,任务特别重,客户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集装箱的采购,并且集装箱算是市场上的紧缺物资。盛业定向地看到了隔离点的重要性,属于防疫项目,我们也是及时地给予了这个客户1000万的供应链融资的支持。”王峰道。

  “首先,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资产质量,上市公司都是行业里相对比较优质的企业,他们本身有能力在产业链上去帮扶或者纾困一些中小企业的。其次,上市公司能够比较直接地利用到资本市场的扶持,并发挥它的中介效应,让资本市场的一些资源能够直达一些非上市的中小企业。第三就是从商业生态的角度来讲,围绕一个上市公司会有很多的企业主体,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扶持这些中小企业,能够保证上市公司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商业生态依然是完整的,依然能够正常运行,不会面临市场萎缩、供应链卡点堵点等等问题,对其自己本身也是有好处的。”对于当下上市公司频频出招帮扶纾困中小微企业,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同时建议:“上市公司帮扶中小企业的,可以主要围绕自己的产业链的上下游,以及商业生态相关的企业主体来进行,这样能够保证扶持跟复工同步进行。因为产业链的复工一定要上下游协调一致,不然短板效应非常明显,就是其他的环节都复工了,只要有一个环节是堵的,那这个产业链也运行不下去。所以每个上市公司应该立足自己在产业链或商业生态中的位置,去进行这样一个帮扶,最大化的去发展外溢效应。”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亦认为:“上市公司积极采取很多措施来帮扶中小微企业,体现了特殊时期的纾困作用,尤其是对其产业链上或有着金融业务相关联的公司,更有积极的中长期意义。费用减免是有效手段之一,但更多的还是要打通传导机制,然后让商品和资金都更好地流动起来更加关键,让企业实现造血能力,而不仅仅是补血。”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