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智己汽车复工记:临港工厂开启双班生产压力测试 6月中旬启动智己L7首批交付


  自6月1日零时起,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上海将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

  过去的三个月对于很多位于上海的企业来说,都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智己汽车也因受特殊时期影响,积累了数千份天使轮用户和A轮用户订单。

  如何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确保智己L7高品质的交付,成为全体“智己人”面临的难题之一。好在“功不唐捐”,在多方的努力下,智己汽车的复工复产有了显著的进展。

  智己汽车的生产制造基地临港工厂已于5月27日开启了双班生产压力测试。首批锁单(排序靠前的)用户的订单车辆已经陆续在临港工厂下线,后续的订单正在加速生产下线和报交。首批车辆目前正在进行新一版软件刷新,计划于6月中旬陆续交付至全国各地用户手中。

  与此同时,智己汽车已经有包括设计、研发、供应链团队的百余核心员工复工;后续将严格按照办公场所防控要求,逐步分批安排复工。

  “一部分试驾车已经逐步运至核心城市的体验中心,为智己L7用户提供试驾服务。目前已经开通试驾服务的部分核心城市包括杭州、宁波、南京、西安、温州、北京、成都、广州、深圳等。”智己汽车方面表示。

  对于智己L7的交付时间,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称:“随着上海防控形势的好转,从5月开始,智己工厂每天都有新进人员复工,零部件的供应也逐步恢复,生产正在有序恢复。”

  刘涛补充道:“智己L7按原计划于4月底启动首批用户交付,但基于目前防控造成的影响,我们只能非常遗憾地将交付工作延后到6月中旬开启。智己一定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尽快将爱车交付给用户。”

多方举措复工复产

  那个熟悉、忙碌、繁华的上海正慢慢回来,曾按下“暂停键”的诸多企业也加快了复工复产的脚步。根据上汽集团方面透露,临港乘用车基地自开启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以来,截止到5月28日已有包括智己、飞凡、荣威、MG 名爵四个品牌在内超过1万辆整车陆续下线。

  “以防控为最高优先级。公司在严格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正在全力以赴的做好核心工作人员返岗、供应链恢复、物流的打通等方面工作,力争早日全面恢复产能,为用户高质量交付产品。”对于复工复产的原则,智己汽车方面如是说道。

  复工复产的智己汽车,肩负着众多的生产任务,其要在6月中旬启动智己L7全国用户的首批高质量交付,并且还要按照规划的节奏推进包括产品研发等各项核心工作。

  具体来看,在产品线方面,第二款车型智己LS7,将于下半年开启预售并正式上市;在运营线方面,6月份要发布“智己汽车智能战略”;下半年还要推动“原石谷-里程式开采”的正常运转,确保用户核心权益的及时落地。

  4月18日,随着上汽集团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智己汽车在供应链保障、物流保障、人员保障、封闭生产管理和防控措施等方面也在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开启单班生产。

  对于人员返岗后的防控工作,智己汽车采取了“金钟罩”式的防控和生产管理。“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对于困扰主机厂的供应链难题,智己汽车管理层和采购事业群、供应链事业群等核心部门想尽各种办法和措施,如与供应商建立了总经理责任制,打通沟通壁垒,由上而下拉动资源、及时解决瓶颈问题,竭尽全力保障供应链畅通。

  以“打通沟通壁垒”为例,智己汽车建立远程管理的模式,解决防控环境中沟通不便的问题;当供应商遇到困难,智己也会借力上汽集团资源进行统一协调调度,为供应商尽可能提供帮助,共克时艰。

  智己汽车方面表示:“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远程管理模式,在远程环境下沟通并完成整个供货过程,通过视频监管零部件的生产状况,随时发现和解决生产开发中的问题,云端讨论、分析,帮助供应商验证、改善产品质量,以保证零部件高效、高质量的生产运送到工厂。”

  物流运输堵点也是难题之一。特殊时期之下,上海进行了严格防控措施,智己汽车方面称,上汽集团在上海周边设立了多个中转站点,比如宁波。无法入沪的供应商物流车可以到宁波站点卸下零配件,再由上汽集团拥有通行证的车辆统一运往上海临港工厂,解决了零配件输送的最后一道坎。

  除此之外,智己汽车也有很多零部件是海外生产再运到上海的,经过上汽集团统一协调,通过安吉等上汽物流以及其他整车厂(通用)的海外运输资源,成功解决供应链的运输。

  多管齐下的智己汽车,复工复产之路也日渐平坦。5月中下旬,智己L7首批用户交付车辆陆续下线报交;5月底,在满足防控要求的情况下,第二批员工正式进入工厂复工;其他批次也正在筹备中;5月27日,上汽临港智能工厂开启双班生产压力测试,加速产能爬坡。

  “随着汽车产业链的恢复和物流的打通,后续智己汽车将着力推进产能恢复,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将特殊时期造成的产能损失补回来。”智己汽车方面也坦言,“整体恢复产能除了要做好企业自身各项工作外,还需要协调大量供应商和物流企业等资源,打通每一个生产供应和物流运输环节;这需要时间、伙伴们的共同努力和用户信心的大力支持。”

“智己速度”背后显“温度”

  时间回拨到2020年3月6日,智己汽车前身上汽“L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被定义为上汽集团“1号工程”。而后在2021年12月26日,智己汽车旗下首款量产车型智己L7,便已完成首批200台Beta体验版正式下线交付。

  从0到1,智己汽车从立项到首车下线仅用时22个月,这一速度也被业内称为“智己速度”。而在高速度的同时,智己汽车更是做好用户服务的工作,彰显企业的“温度”。

  “近期有部分用户担心智己汽车是否会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跟随其他电动车品牌进行整车调价,我们在此承诺,所有已签署意向金协议用户维持签署时整车购买价格不变,后续如有价格调整计划,会第一时间进行公布。”刘涛如是说道。

  作为“当前承诺不涨价”的车企,智己汽车此举正展现了出了用户型企业应有的格局。除了承诺不涨价外,考虑到特殊时期等因素的影响,智己汽车还将天使轮锁单的截止时间延后。

  “从3月13日开始,智己进入相对严峻的特殊时期防控期。虽然团队加班加点,赶在封控之前把首批试驾车造了出来,但鉴于全国防控不可控因素,部分城市尚未按原计划开启试驾。”刘涛解释道。

  “本着鼓励用户先试驾再锁单,我们决定把天使轮锁单截止时间从5月29日调整至6月29日,A轮锁单截止时间从6月17日调整至7月17日,给用户更充足的体验时间。”

  在用户权益方面,智己汽车曾全球率先创造“用户数据权益计划”,通过3亿枚“原石”,对应智己汽车创始价值的增长权益,回馈用户的数据贡献,与用户共享时代红利。

  对于用户数据权益计划的落地,刘涛介绍称,“智己汽车用户数据权益计划是行业首个实践用户数据贡献价值的权益计划,我们一定会履行承诺,保障用户数据权益的落地。”

  目前,智己L7产品本身已经具备了升级至第二代激光雷达融合智驾系统和下一代高阶能量电池的能力。“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许多用户选择激光雷达的预埋版本,一同期待L7未来划时代的软硬件升级表现。”刘涛表示。

  据悉,智己汽车还将在三季度“里程式开采”正式开启前举办沟通会,详细解答“数据权益”的启动时间以及相关的细则内容。此外,智己汽车还将根据2021年、2022年最新出台的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数据权益计划的安全等级,使用户数据权益计划稳步推进。

  对于此前引起外界争议的无线充电标配与否的问题,智己汽车也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智己L7量产概念车于2021年4月在上海国际车展上首次正式亮相发布,宣布其“标配无线充电技术”,并同时公布了智己L7的核心配置,其中并未包含“无线充电配置”及“无线充电设备”的相关信息。

  为何无线充电不是标配?智己方面的解释是,无线充电桩的安装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并不适合所有用户的使用条件,因此在设计之初,该配置就是选配型配置。一则用户必须要有室内固定车位,二是“无线充电桩”的安装还需要得到物业的许可和协助。目前部分小区不具备安装无线充电桩的客观条件。因此,刘涛表示:“如果产品标配了无线充电设备,在用户无法安装无线充电桩的情况下,无线充电接收端模块的净重达到了10.8kg,车重的增加会对续航产生一定影响。”

  “智周万物,智者知己”,这是智己汽车名字的来历,寓意缔造人车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时代。正如寓意一样,智己汽车始终将客户放在首位。从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确保产品高品质的交付,到企业高管直面用户关心的问题,从“智己速度”到“智己温度”,这其中无不体现着智己汽车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初心,用户反馈也是促使智己汽车进步的一大动力。

  正如刘涛所言:“在过去400多个不平凡的日日夜夜里,是用户的热爱、智慧和付出,让年轻的智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成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智能汽车赛道,这无疑会给智己汽车提供莫大的助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