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青岛通报:三区全面取消!10个小时后场面令人惊讶

  楼市再迎重磅消息!

  今天(3日)凌晨,据青岛西海岸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自6月2日起,黄岛区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

  6月3日一早,青岛市高新区、城阳区也发布了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

  青岛高新区管委建设部的通知称,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决策部署,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青岛高新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从6月3日起,青岛高新区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

  青岛市城阳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的通知称,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决策部署,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青岛城阳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从6月3日起,青岛市城阳区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

  更多落户政策

  据悉,5月31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放宽商办用房户口准人条件的通知》,在新区城镇取得新建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的合法产权型房屋人员(含办理新建商品房合同网签备案),可按照一房一户的原则,申请本人及近亲属依次在城镇近亲属家庭户、房屋所在地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上述户口迁移人员的子女落户后,可按其子女的户籍申请入学,根据新区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按学位类型3统筹安置。此政策自2022年6月1日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5月31日。

  6月2日,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和青岛高新区管委综合部发“关于放宽商办用房户口准条件的通知”,在城阳区和高新区取得新建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的合法产权型房屋人员(含办理新建商品房合同网签备案),可按照“一房一户”的原则,申请本人及近亲属依次在城镇近亲属家庭户、房屋所在地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上述户口迁移人员的子女落户后,可按其子女的户籍申请入学,按照城阳区现行招生办法办理。本政策自2022年6月2日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5月31日。

  据悉,黄岛区、城阳区、高新区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是继5月青岛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后,青岛今年推出的第二波楼市新政,意义更加深远。政策作用于市场的速度之快,在房地产市场尤为突出。

  实探售楼处“冰火两重天”

  今天凌晨新政出台,短短10个小时后,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多个楼盘售楼处出现的热闹场面令人惊讶。

  有置业顾问顾不上吃饭

  3日下午,记者实探城阳南一处楼盘,还未停稳车,就有接待人员出来引导。“今天放开限购来看房的人真很多,现在还不是人多的时候,中午的时候那才叫爆棚呢。”

  在售楼处现场,临近17点,售楼处仍有5组客户在商谈着。置业顾问告诉记者,此次端午节期间推出了特价房源,价格上很有优势。“今天放开限购之后,也来了很多外地看房者,我今天接了十几组客户了,我同事中午忙得都没顾得上吃饭。”

  “冰火两重天”

  实探城阳南、李沧北俩楼盘,仅一路之隔,俩楼盘呈现“冰火两重天”状态,城阳南楼盘售楼处内看房人“爆满”。

  另据青岛晚报报道,3日上午10点,位于西海岸新区凤凰岛板块的金沙乐府售楼处就迎来了一波客流小高峰,最多的时候同时有10组客户咨询看房,置业顾问忙个不停。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在节假日营销活动和今天刚刚官宣的西海岸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的双重带动下,售楼处到访量明显增加,比平日增加了大约五成。

  在同样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的城阳区,看房的人也多了。今天上午,在白沙湾板块一个楼盘售楼处里,看房客络绎不绝,洽谈区坐得满满当当。

  但据半岛新闻报道,李沧北的一处蓄客楼盘则看房者寥寥。

  置业称不限购依然限贷

  限购政策取消,具体实施细则有诸多猜想,仍需相关部门进一步阐释。不过,在3日大众报业·半岛新闻记者实探售楼处时,不少置业顾问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其中一位说:“这轮限购解除,意味着外地人也可以买了,不限套数;但是依然限贷,第三套不能贷款;依然限售,网签满五年或者房产证满两年可以出售。”

  影响有多大?

  放开限购首日,6月3日,据青岛网上房地产, 岛城新房成交295套,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75套,西海岸成交29套、城阳区成交16套、高新区成交2套;二手房成交8套,其中二手住宅成交6套,西海岸成交1套、城阳区成交2套、高新区成交2套。从新房成交数据看,即墨区、胶州市是当日成交热点区市。

  业内人士分析,该政策可能会一定程度刺激观望市场的客户,实现楼市稳中有涨,预计6月青岛市场会有所改善。

  龙湖塘鹅租售山东策渠负责人、中房智库特聘专家张斌分析表示,从全国范围来看,青岛楼市政策始终比较稳健,实际上,青岛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本身的购房门槛相对较低,其中,城阳区的购房需求已经在之前的共有产权政策中得到了释放。从市场现状来分析,目前青岛的楼市依然是供大于求,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限购取消会加速楼市回暖,预计6月青岛市场会继续升温。

  “对于刚需客户加快置业节奏,政策可能会一定程度刺激观望的改善客户,实现楼市稳中有涨;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很多仍在解套中,未来房住不炒仍然是楼市的主基调。”张斌表示。

  5月楼市:趋势拐点未现

  今年3月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优化逐渐从三四线城市延伸至强二线城市,杭州、南京、武汉和长沙等多座热点城市均对购房政策作出了相应的改变,例如对首付比例、购房资格等作出调整,旨在“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随着各地在政策面的宽松不断落地,房地产市场企稳也逐渐有迹可循。尽管多地看到活跃度的边际提升,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了解,目前多数城市的政策效力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明显的趋势性好转仍未显现,市场的观望情绪依旧存在。

  尽管如此,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回暖仍然可期,可以期待的是,各地房地产政策仍存在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后续得益于疫情的缓解以及政策的进一步支持,销售面或将得到改善,房地产市场也将回归正常轨道上。

  5月30日,据中指研究院统计,5月楼市整体成交上升,其监测的17个主要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上涨8.8%;其中,二线代表城市环比上升8.31%,环比上升的城市中,苏州涨幅显著,为31%;青岛次之,涨幅为30.8%。三线代表城市成交量环比上升27.2%,连云港涨幅较大,为57%。

  需求仍待释放

  截至2022年5月26日,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全年优化政策调控频次超210次,覆盖城市超120个城市,5月单月更是调控93次。

  而从趋势来看,这两个月不仅是三四线城市,二线热点城市也在纷纷启动优化。

  例如,5月16日,成都发布4条楼市新政,即符合条件的新房项目可按栋申请预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近郊区(市)县住房不再计入中心城区购房时的家庭总套数,将无房家庭认定标准中的住房转让年限缩短至2年。

  各地新政落地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目前市场的需求仍待进一步释放,新政虽有一定效果,但威力仍有待观察。

  据克而瑞统计的数据,2022年第21周,10个重点监测城市二手房成交113.1万平方米,环比再升5%,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至28%。克而瑞分析称,5月主要城市陆续放松调控,降利率、降首付下各城市二手房成交规模明显上涨。

  一位成都的潜在购房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最近看房,从项目的看房人数来看有所增加。而一名成都的项目销售则指出,“觉得政策出来后,效果还是没有很明显,可能端午小长假后,才能看出来明显的表现。”

  据克而瑞监测的数据,2022年5月第三周,成都9个项目开盘,推出2753套房源,认购1263套,认购率46%。从推盘数量来看,成都上周推盘量环比有明显上浮。

  而备受关注的长沙在新政之后,也释放了部分购房需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一名长沙市场人士处获得的消息,在新政出台后,有部分客户随即办理了租赁申请业务后,并着手开始看房。

  近期二度优化房地产政策的城市不在少数,随着政策的落实到位,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

  波动且缓慢地恢复

  虽然市场表现冷热不一,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目前市场参与各方对市场回暖采取相对积极的态度。

  中信期货在近期的一份研报中指出,进入5月,各地支持政策继续加快步伐,中央也多次传递积极信号并出台实质性的信贷政策支持。

  从各地区商品房销售数据来看,虽然大部分城市环比有一定回升,但同比仍有接近30%-40%的下跌,楼市改善程度有限。部分城市放松限售后,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后续基本面较好、需求较旺盛的城市随着挂牌量改善,有望带动需求释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型房企近期推盘数量相较于之前两个月有所上升,而从去化速度来看,也有所加快,环比2022年4月,销售额约有10%-20%的回升。

  而在近期上交所举行的民营房企路演交流会上,碧桂园、美的置业和龙湖等在内的房企对市场回暖也表示可期。

  一位中型房企的总部人士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市场虽然是比较冷,但是政策出的很多,市场政策应该差不多是到底了。“不过现在各地在政策方面还是比较谨慎,而且一线城市暂时也没有跟进,所以后续是否会有进一步的空间,值得观察。”

  而房企目前对销售额的期待,也均有所回缩。据克而瑞统计,截至目前,仅有十余家上市房企公开披露了全年业绩目标,且不同企业之间的目标设定也表现出分化,除了少数企业目标略有提升之外,大部分企业的业绩目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调降。

  克而瑞指出,一季度以来行业信心不足、市场低迷以及部分城市散发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企业实际的业绩完成情况仍不及预期,年内销售去化压力放大。全年仍会有一定数量的房企出现业绩规模负增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