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红色地标”上将立起一批纳税10亿元楼

  【街道名片】

  江岸区新村街道

  东临长江的新村街道地处江岸区北部、解放大道下延线,面积4.75平方公里,人口约4.5万人。

  1923年,震惊世界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第一声汽笛在这里拉响,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碑名的二七烈士纪念碑,让后人铭记这段“红色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聚集了江岸车辆厂等一批铁路企业的新村街道,曾承载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和武汉工业发展的重任;当下,建设中的汉口滨江商务区正在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未来将引入多家世界性、全国性金融保险企业区域总部,成为金融保险企业集聚区。

  □ 长江日报记者耿愿乔驰汪丽婷

  通讯员周恒蔡沁陈骏周茜茜

  6月6日,63岁的退休工人张敏在中信泰富滨江金融城项目工地的绿色围挡前驻足。他的印象里,这个地方曾是江岸车辆厂的北大门。

  100年前,在这里拉响第一声汽笛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中国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点。

  此时的工地围挡内一片繁忙:位于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的这个总投资400亿元项目,未来有望在武汉市金融产业链上打造出一个头部企业聚集区。

  正在建设的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新村片区,一批纳税10亿元楼宇将在这个“红色地标”上呼之欲出。

  6月6日,江岸区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刘舰走进长江日报“街力赛——街道书记访谈录”直播间,讲述“红色地标”蝶变“总部森林”的历程。

  ■ 14个重大项目“拔节生长”

  6月6日,泰康金融中心项目工地,施工机械在轰鸣声中不停运转,焊接工人正在加工制作钢筋混凝土梁。项目负责人金海林介绍,目前项目正处于基坑水平支撑施工阶段。

  与泰康金融中心相隔不远,周大福金融中心、中信泰富滨江金融城、华讯科技金融城等一批重大项目也正在“拔节生长”。

  刘舰介绍,拥有“二七”光荣历史的这片“红色热土”,已成为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建设的一部分,14个重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未来将布局金融产业、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产业。

  周大福集团落子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经过了慎重考虑。一位负责人说,从产业布局看,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是长江经济带中颇具潜力的商务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一批金融总部企业、头部企业未来将扎堆入驻。

  ——泰康在线总部联手临近的国华金融中心,打造保险机构中心,并根据保险行业在大健康、养老产业的延伸布局,构建生命金融体系;

  ——新希望集团华中区域总部除了传统的农业板块以外,还将重点引进冷链物流公司;

  ……

  “片区还将集聚一批高科技总部企业。”刘舰介绍,华讯科技金融城项目将建设太赫兹、卫星科技为主导的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此外,2021年摘牌的保利易瓦特项目,将建设无人机、航空云系统科技为主导的总部和研发中心。

  ■ 集中“办事厅”为重大项目铺路

  新希望华中区域总部旗下的武汉锦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最近完成了落户汉口滨江商务区的手续。

  在江岸区新村街道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经办人员惊叹这里的办事效率:在提交了相关资料后,当天就领取了营业执照和公章。

  2020年9月,紧邻徐州新村轻轨站的这个集中“办事厅”挂牌,这个全市首个街道级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由专员全程提供项目帮办代办,协调企业在项目发展中的需求。

  这个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新希望华中区域总部落子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服务中心全程帮办代办了锦元酒店落户的所有手续。

  在距离项目地块西侧一公里开外的连城村,3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坐落着6栋工人宿舍。这也是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协调的结果。“如果不是中心协调场地,工人只能分散居住,每天往返要花费更多时间,项目进度也得不到保障。”一位项目负责人说。

  刘舰介绍,去年,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升级服务职能,与区行政审批局、区公安分局协作,形成重大项目政务服务、警务服务、政企交流、招商引资等“七大功能”的服务空间。

  刘舰介绍,由于周边地下环路、综合管廊及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部分项目的工人、建材无法顺畅进出工地。“街道及时协调周边项目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为项目开辟了施工通道,确保项目按进度建设。”

  武建光彩国际项目地块东侧曾因地下埋有高压电缆,无法开挖基坑。“得知企业的困难后,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先后协调多个职能部门及铁路部门,多次召开座谈会商议解决方案,最终确定将电缆线移到项目用地红线外。”刘舰说,两个月后,项目正常开工。

  ■ 老居民感慨“变化太大了”

  在徐州新村生活了60多年的张敏,2007年随着江岸车辆厂的搬迁离开这里。每次“故地重游”,这位退休工人都会努力去回忆这里旧时的样子,“变化太大了”。

  张敏说,过去,发展大道延伸到解放大道,在这里“断头”,不久前通车的长沙路,驱车可以从发展大道一路畅达沿江大道。

  长524米的长沙路不仅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也为中信泰富、仁恒滨江园等小区居民未来出行提供了便利。滨江商务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从解放大道徐州新村到沿江大道,需要从永泰路绕行,如今直接从长沙路通行,节约了近一半的路程。

  在张敏的记忆里,因为岁月久远,曾经用红砖砌起的厂区、宿舍日渐破旧,生活配套不足,新村街道一度被贴上“旧城”的标签。

  “未来,这里将成为现代化高品质宜居之地。”刘舰介绍,地铁10号线与过江隧道双通道项目正在进行地下施工。该项目西起江岸区二七路与工农兵路交会处,沿二七路向东,穿越长江,与武昌区铁机路相连。此外,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将所有项目地下全联通的地下环路,也将大大便利区域出行。

  在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中央公园地下,被称作“江水空调”的武汉市首个江水源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用电成本比中央空调低30%左右,未来,江水源可再生能源站将惠及区域的居民。”刘舰说,供能管线与其他市政管线集成的综合管廊项目也在建设中,项目投用后,周边居民的供能、供水、供电及通信服务将得到极大便利。

  中山大道东侧,规划有一个景观面积约5.34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主要由露天剧场、下沉广场、树阵广场、风筝草坪、花海游园以及雨水花园等组成。长达3600米的立体步行生态树桥,将商务楼宇、中央公园与轨道交通站点、汉口江滩相连,市民从生态树桥可直达汉口江滩。

  刘舰介绍,在汉口国际滨江商务区新村片区,长春街一小、二小已经布局,长春街三小将于今年9月招生,京汉小学正在扩建,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