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农行出台23条措施帮扶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近期,为助力小微企业等普惠群体纾困发展,农业银行推出7个方面23条具体措施,涉及推动普惠贷款实现增量扩面降价、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处置质效等多方面。

  在推动普惠贷款实现增量扩面降价方面,农行提出,2022年普惠贷款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目标,重点加强对乡村振兴、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普惠养老机构发展。加强对新市民群体创业就业、购房安居、教育培训、医疗和养老保障的金融服务,优先支持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小微企业。加大首贷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惠及更多小微企业。

  据了解,今年前5个月,农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拓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特别是在区域发展平衡方面,东北、西北地区11家分行普惠贷款增速均超过各行贷款平均增速。将优惠政策向普惠小微企业传导,降低利率、减免收费,推动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上年进一步降低。

  为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农行年初即做好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安排,对受疫情影响暂时还款困难的小微企业,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展期、宽限期等方式减轻企业还款压力。对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小微企业以及出租车司和货车车主、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不限贷、抽贷、断贷、压贷,给予重点融资支持。针对上海、吉林等地小微企业贷款,由总行批量实施延期,并对延期贷款给予征信保护、免收罚息。

  同时,农行深化外部合作,与供应链核心企业携手支持链上小微企业发展,畅通经济循环。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政府性担保机构合作,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缺抵押、缺担保难题。深化“银行+保险”合作,为贸易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服务,助力稳外贸。

  为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农行加大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综合运用核销、资产证券化等手段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处置质效,确保普惠贷款质量稳定。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数据安全技术保障。

  此外,加快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特点,不断完善差异化普惠信贷政策制度。健全从总行一直到网点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业务专业、服务优良的普惠金融服务团队。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经济资本占用计量系数,将专项激励工资、营销费用、创新奖励等内部资源对小微业务倾斜。落实不良容忍度和尽职免责要求,解决“惧贷”“惜贷”问题,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