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瑞声科技分拆诚瑞光学科创板IPO 募资82亿布局多个光学模组项目


  6月6日,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诚瑞光学”)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82亿元。以2021年度全球光学镜头出货量及出货金额计,诚瑞光学是全球光学镜头前三大供应商之一。

  诚瑞光学为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瑞声科技(2018.HK)控股子公司。曾有“苹果第一供应商”之称的瑞声科技,在声学领域仍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截至2021年,瑞声科技在声学领域累积的专利数高达4883件,位居全球第一。早在2020年12月,瑞声科技就在港交所公告,考虑建议分拆透过诚瑞光学持有的光学业务回内地上市。

  全球光学镜头厂商中排名第三

  成立于2008年12月的诚瑞光学主营业务是塑料镜头、WLG玻璃镜片及玻塑混合镜头、摄像头模组、光学传动等光学元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根据沙利文统计,以2021年度全球光学镜头出货量及出货金额计,诚瑞光学是全球光学镜头前三大供应商之一。2021年诚瑞光学的光学镜头出货量达到5.4亿只,据此计算的市场份额达到8%,在全球光学镜头厂商中排名第三。

  诚瑞光学持续为客户提供领先的高精度光学整体解决方案,并与小米、OPPO、vivo、华为、荣耀、三星等全球头部智能手机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诚瑞光学在光学镜头和光学整体解决方案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组合,产品广泛运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领域,实现了在无人机、车载、AR/VR设备等其他智能设备上的应用,并开始拓展半导体生产及检测等工业领域及医疗设备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诚瑞光学尚未盈利。业绩方面,2019年到2021年(简称“报告期”),诚瑞光学实现营收分别为10.72亿元、17亿元、24.2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47亿元、-3.46亿元、-2.75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463.44万元、-3.76亿元、-3.25亿元。

  诚瑞光学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分为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和光学传动。其中,光学镜头是收入主要部分,2019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0.38亿元、16.01亿元、14.91亿元,占比分别为100%、96.68%、62.17%。诚瑞光学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9%、19.39%和19.53%,呈现增长态势。

  研发投入上,诚瑞光学报告期内累计光学研发投入16.74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23%,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截至2021年底,诚瑞光学拥有超过700名光学研发人员,主要核心技术人员在光学领域深耕细作超过20年。

  行业存在供需波动风险

  光学镜片市场巨大。根据沙利文统计,至2025年全球光学镜头出货金额预计将达到108亿美元,2020至20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9%,市场前景广阔。

  但受国际贸易摩擦、全球新冠疫情、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响,诚瑞光学面临行业存在供需波动的风险。一方面,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能力受限,芯片短缺逐渐成为全球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诚瑞光学的部分客户亦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疫情及全球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消费电子等下游市场领域的需求受到抑制。2020年初至今,受新冠疫情影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受到较大冲击。

  作为光学镜头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根据IDC统计,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2019年的13.7亿台下降至2020年的12.8亿台,2021年回升5.7%至13.5亿台,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2022年一季度同比下降8.9%。

  客户方面,2021年起,诚瑞光学摄像头模组业务增长较快,向小米科技及其ODM代工厂商直接销售摄像头模组产品。报告期各期,诚瑞光学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70%、84.30%、69.17%。报告期各期,与小米、OPPO、vivo、华为、荣耀等主要终端客户相关的销售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超过85%。

  招股书显示,2021年诚瑞光学前五大客户分别为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龙旗电子、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

  股权结构上,瑞声信息咨询为诚瑞光学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潘政民先生及吴春媛女士,二人为夫妻关系。招股书显示,潘政民先生,1968年12月出生,美国国籍,拥有中国香港永久居留权。2003年12月至今担任瑞声科技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吴春媛女士,1971年2月出生,新加坡国籍,拥有中国香港永久居留权。2003年12月至今担任瑞声科技非执行董事。

  诚瑞光学股东名单星光熠熠,其中湖北小米持股3.5561%,OPPO广东持股3.5561%、红杉驰辰持股0.5488%、先进制造业基金持股1.5366%、广东美的持股0.5488%。

  诚瑞光学此次IPO拟募集资金82.10亿元,其中10.7亿元用于高精度光学玻塑混合镜头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9亿元用于晶圆级光学玻璃镜片及超精密光学零件制造项目;11.8亿元用于光学传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8.7亿元用于光学模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