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小龙虾里有大生意?水产品预制菜蓝海市场前景可期

  5月底,肥肥虾庄武汉天地店被爆使用黑油、死虾,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小龙虾卫生的关注。鉴于消费者对小龙虾食材干净、购买便捷的需求,加上疫情反复来袭,小龙虾预制菜站到了风口,上市公司在此块业务的布局也颇受资本市场关注。

  今年3月,安井食品(603345.SH)宣布拟投资10亿元,在湖北省洪湖经济开发区建设预制菜肴生产项目。安井食品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明确表示,有考虑入局小龙虾预制菜。“小龙虾预制菜属于有品类没品牌的大品类,跟酥肉一样。既然我们有渠道优势以及上游加工优势,可以考虑做。”

  而安井食品在小龙虾相关领域的布局已经开始。2021年6月,安井食品斥资7.17亿收购主营小龙虾、鱼糜的新宏业食品七成股权,合计持股90%。2022年5月,安井食品新增投资企业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比例40%。安井食品拟以总计不超6.44亿元收购新柳伍,预计到今年年底累计收购其70%股权。与新宏业类似,新柳伍亦从事小龙虾、冷冻鱼糜等产品加工。

  “我们会收购新宏业、新柳伍,是因为它们是我们鱼糜供应商,安井作为鱼丸、火锅料加工企业,鱼糜用量很大,如果我们对鱼糜没有掌握,一旦上游厂家抱团,会对我们原材料供应有很大压力和威胁。收了上游厂家后,一方面能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因为刚好鱼糜季节和小龙虾季节是错开的,也能够让上游的厂家更好地去搭配和生产,不至于出现工人闲置还要去养工人(的情况)。”上述人士说。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联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编写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近年来,小龙虾速冻制品占比逐渐下降,即食食品占比提高,在即食食品中,小龙虾预制菜成为市场新宠,调味带壳虾尾、调味整肢虾等调味小龙虾需求大幅增加。报告认为,我国水产品预制菜处于“蓝海市场”,小龙虾预制菜应用场景丰富,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对财联社记者分析,小龙虾产业没有完全进入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发展,导致行业乱象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端没出现太多品牌企业,所有小龙虾品牌企业集中在餐饮渠道。乱象较多也导致产业端、资本端对小龙虾没有以往的热情。而B端没有太大的企业,这跟整个小龙虾厂家品牌意识不足、打造品牌能力较弱有很大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国联水产(300094.SZ)作为国内最大的对虾输美企业,2019年控股两家小龙虾公司,分别是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国联(监利)食品有限公司。不过在2021年4月,国联水产子公司广东国联小龙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所持的国联(监利)食品有限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湖北桐梓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此举原因,财联社记者多次致电该公司均未有回应。

  朱丹蓬认为,国内小龙虾产业目前属于供大于求,且乱象频发。小龙虾进入全渠道销售后,很多直播间出现小龙虾销售乱象,体现出小龙虾产业整体运营的规范性、品牌化都不足。关于小龙虾预制菜,目前分为真空包装、品牌餐饮店自制、小龙虾产地直接发货三种,整体看小龙虾做预制菜有较大空间,因为预制菜的形式逐步被大众接受,尤其是新生代接受度较高。

(文章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