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点评:订单逐步落地 重视海上风电产业链出口的投资机会

  事项:

  据中国风能协会报道,大金重工近期获得Ocean Winds 位于英国苏格兰的Moray West 海上风电项目的48 个单桩基础订单。

  平安观点:

  海外的海上风电市场体量、成长空间大

  根据全球风能协会统计,截至2021 年底,全球累计建成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共57.2GW,其中中国大陆27.7GW,其他区域29.5GW.海外主要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欧洲,截至2021 年底欧洲累计建成28.2GW 的海风项目,主要分布在英国和北海四国(德国、比利时、荷兰、丹麦),英国累计装机12.5GW,北海四国则是15.3GW,欧洲其他国家截至2021 年底的累计装机仅331MW。

  欧洲作为主要的海上风电市场,未来装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2022 年,英国政府发布《英国能源安全战略》,将2030 年英国海上风电装机目标从原有的40GW 调增到50GW,意味着从2022 到2030 年英国年均新增的海风项目将达到4.2GW.2022 年5 月,北海四国丹麦、比利时、荷兰、德国首脑在“北海海上风电峰会”上联合签署一份文件,承诺到2030 年,四国海上风电总装机量达到65GW,意味着2022-2030 年四国年均新增海风装机将达到5.5GW.法国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480MW 的Saint-Nazaire)有望在2022 年投运;2022 年2 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到2050 年法国将建成50 个海上风力发电场并实现40 吉瓦的装机规模。根据西班牙发布的《海上风能和海上能源发展路线图》,2030 年西班牙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达3GW.2022 年6 月,葡萄牙能源部长Jo?oGalamba 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表示,葡萄牙计划在2023 年举行首次海上风电拍卖,目标是授予6-8GW 的海上风电项目。2021 年波兰政府通过海上风电相关法案,到2027 年在运和在建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9GW.2022 年年初,挪威政府透露将在Srlige Nordsj II 和UtsiraNord 地区启动4.5GW 的海上风电招标,其中Srlige Nordsj II 区首批1.5GW的项目拍卖预计将在2022 年进行,挪威规划到2040 年实现30GW的海上风电装机。我们认为,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发展海上风电的积极性和紧迫性明显提升,结合各国相关规划,2022-2030 年欧洲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超过110GW,年均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2GW 以上,相较于2021 年3.3GW 的新增装机明显增长。

  欧洲以外的海外海风市场蓄势待发,发展潜力突出。截至2021 年底美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仅42MW,拜登政府宣布到2030 年美国将部署30GW的海上风电项目,2023 年有望实现约900MW 的海风项目投产,开启高速增长期。日本和韩国的主要电力生产来自煤电和天然气发电,在2050 年碳中和的目标指引下,日本、韩国均在寻求能源低碳转型,同时也面临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约束;根据相关规划,日本计划到2030 年实现海上风电装机10GW,到2040 年海上风电装机达到30-45GW;韩国规划到2030 年实现海上风电装机12GW.此外,中国台湾和越南等市场也将着力发展海上风电。美国、日本、韩国2020年合计发电量约为欧洲的1.5 倍,未来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较大,按照全球风能协会预期,2025 年美国、日本、韩国合计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超过欧洲。

  国内海上风电制造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已开始获得大额订单,并有望享受较高的盈利水平近年,国内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截至2021 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也培育起完善的海风制造产业链;相对欧洲的海风制造企业,国内制造企业扩产和交付能力强、制造成本低,因此,国内海风制造企业有望进入到以欧洲为主的海外海上风电市场。近期,国内企业在欧洲海风市场陆续获得突破:2022 年3 月,东方电缆与欧洲海洋工程承包商Boskalis作为联合体获得欧洲输电网运营商TenneT 的Hollandse Kust West Beta(HKWB)海上风电项目订单,该项目总装机规模700MW,东方电缆为该项目提供海底电缆的设计、供货、测试及技术服务,中标金额约7500 万欧元;2022 年4 月,意大利Beleolico 海上风电场竣工,该风电场装机容量为30 兆瓦,安装10 台明阳智能MySE3.0-135 海上风机;2022 年6 月,大金重工获得英国Moray West 海上风电项目48 个单桩基础订单,单个单桩重约 2000 吨、直径约10 米。我们认为,国内头部海风制造企业凭借产品的高性价比,在获得欧洲市场首个订单或项目业绩后,后续订单增长或放量可期。盈利水平方面,国内仅少数海风制造企业进入到海外市场,依托低成本优势,这些企业的海外业务有望获得明显超越国内同类业务的盈利水平;以管桩为例,参考2021 年欧洲单桩龙头SIF 的单吨收入以及国内单桩市场价格,我们估算欧洲企业单桩产品价格约为国内2倍,由此判断大金重工欧洲单桩订单的单吨利润可能将明显高于国内订单,从而带来较好的利润弹性。

  投资建议。欧洲等海外海上风电市场蓬勃发展,未来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国内海风制造企业凭借高性价比等优势开始在欧洲市场取得突破,未来海外订单规模有望快速增长;在当前仅有少数企业具备出口能力或资质的情况下,海外订单的盈利水平可能明显高于高内,从而给这些出口企业带来业绩弹性。建议重视这些具有出口能力的海风制造企业的成长性,重点推荐分别在管桩、海缆、风机方面获得欧洲订单突破的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明阳智能。

  风险提示。1、海外海上风电市场发展速度不及预期。2、海外贸易保护加剧进而影响国内海风制造产业的出海进程。3、部分制造环节可能竞争加剧并导致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平安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