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代理维权”何时休?起底金融黑产的生意经

  “为客户提供退息”“停掉高额违约金利息”“减少还款金额”,当下金融黑产隐匿在网络中,严重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疫情的影响下,不少借款人还款压力加大,“债务空洞”成为一些持卡人的常态。在这一背景下,“代理维权”黑色产业链开始抬头,并逐渐呈现出组织化、专业化趋势,影响及其恶劣。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类行为基于互联网、短视频平台隐蔽的叫卖形式,提供包括个人信用包装、投诉材料处理等服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其中不少从业者,此前就是P2P网贷公司等催收机构中的一员,对借贷催收流程非常熟悉,又比较了解金融规章制度,对消费者有很强的诱导性和欺骗性。

  套路满满

  小王(化名)在多个借贷平台共欠了近10万元,两年来一直是“拆东墙、补西墙”。

  “代理说可以帮我跟借贷平台申请延期1年之后再还,这期间不会再有人联系我。”小王说道。

  数月前,小王在某视频平台刷到了一场有关“借款平台降息”的直播,账号名为“某法务服务中心”,累计观看达几千余人,主页显示近两万粉丝。主播讲解了多个贷款平台的费率要求和“可操作空间”,有人点赞,也有人互动。

  “后来我就用主页的号码添加了主播微信,他的朋友圈有债务减免、稳定延期这些内容,还有代理成功的案例,别人怎么感谢他们。”小王表示,对方发了一些免费的“学习”资料,有话术,包括怎么协商延期。

  他表示,代理费是减免费的30%,先付500元定金,减免成功后,多退少补。对方称有自己的法务团队,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照片、征信报告、收入证明、银行卡、家庭住址等。

  “代理一直说正在协商,之后就没了下文。为了等协商结果,现在我已经逾期3个多月了,还透露了很多自己的敏感信息。”小王表示。

  记者在该视频平台搜索账号名称,发现该账号目前已不存在。

  也有已“成功上岸”的消费者表示,如果是合法的借贷平台,利息在合法区间内,也没有砍头息和服务费,就没办法申请利息减免,只有不合法的费用才能申请。

  “不要自己去找借贷平台协商,让他们来找你。”另有消费者称,他的代理人给了方案,让其先在某投诉平台“投诉”,把事情“闹大”给平台压力。

  此外,有一些接触过代理维权的消费者表示,“朋友里凡是找‘代理维权’就没有成功的,有钱给代理,不如把钱还上”“不是所有借贷平台都能协商,代理很多都是诈骗”“服务费就是欠款的5%-10%,代理非常黑”。

  盯上直播、短视频

  所谓“代理维权”,即以提供法律服务为名义,帮助借款人编造困难处境,伪造相关材料,反复向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投诉施压,以此来达到减免和逃避债务的目的。

  实际上,代理投诉一直紧跟“风口”,在短视频、社交等流量平台上表现活跃。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通过搜索关键字,出现了引导用户“退息退费”“网贷还需要还么”“帮助负债的人成功上岸”等内容。

  对比之前的内容不难发现,分享黑产相关内容的账号逐渐呈现出“专家化”,以法律专家、顾问等形象分享相关内容,以获取用户信任。

  记者了解到,金融黑产也不断的“改进”人员,犯罪分子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同时黑产在业务流程等各方面进行“升级”,以达到“维权”的目的。当前,金融黑产以互联网为依托,使犯罪团伙具有组织化、专业化、隐蔽性等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金融行业离职人员也逐渐加入黑产行业。这类人群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完善”了代理中介的业务流程,面向客户提供的服务也是五花八门,主要包括信用卡“停息挂账”“免息”等。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沈哲表示:“在消费者层面,消费者应拒绝非法代理维权行为。警惕参与非法”代理维权“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

  此外,还要防止个人信息外泄。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避免出现信息外泄、信息盗用等风险,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如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不法行为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