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579.9公斤:山西旱作小麦新高度

  日前,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岳壁村“旱地小麦一优四改探墒沟播绿色栽培技术”示范田实收测产现场传来消息,该地块实打实收以国家商品粮13%水分计算,亩产579.9公斤,创出该省旱地小麦最高单产纪录。

  该场实打实收测产是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等5个单位的专家,成立实收测产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进行测产的。

  “现场测产示范田面积4.2亩,专家组按照程序进行了收获面积丈量、收割机查验清仓、计量器具校验、含水量测定、称重,4.2亩示范田实打实收产量2435.77公斤,折合亩产达到579.9公斤。”山西省农大(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张定一研究员介绍说。

  旱地小麦一优四改探墒沟播绿色栽培技术要点是选优种,改深耕时间、改磷肥施用方法、改增施有机肥、改播期,增加休闲期土壤蓄水,减少生育期无效耗水,从而改变全年土壤水分“蓄与耗”的时空分布,实现降水的高效利用。

  该技术是山西农大(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针对山西旱作农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历时10余年的研究项目,也是山西其它作物旱作的痛点和难点。

  据介绍,张定一研究员30多年扎根岳壁村开展旱地小麦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播期播量施肥技术,到本世纪初,引进新品种平阳298、临丰3号等,使该地域小麦亩单产从100多公斤提高到150公斤以上。

  2008年开始,张定一带领国家小麦产业体系临汾综合试验站团队开始专注旱地小麦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组装集成了“旱地小麦一优四改探墒沟播绿色栽培技术”,使岳壁村小麦亩单产从15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以上。特别2019年伏休闲期降水偏少,小麦生育期遭遇秋冬春连旱,降水较常年减少43.1%的大旱之年,最高亩单产达到300公斤以上。

  今年又是山西冬小麦的一个特殊年景,去年播种时秋雨连绵,小麦播期延迟半个月,专家及时进村下地,指导农户整地施肥,选用春性较强的半冬性品种,加大播量。春节刚过,张定一研究员就带领专家到田间调查苗情、测定士壤墒情,建议农户早下地早管理,通过镇压、划锄,促小麦早返青、早生长,通过叶面喷肥,促弱苗转壮苗,增加穗粒数,争取穗大粒多,该村今年麦田镇压、划锄一次,叶面喷肥2次,“一喷三防”2次,由此,今年岳壁村今年小麦穗多穗大粒饱满、收成好,最高亩单产创出山西旱作小麦高产新记录。

(文章来源:中国农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