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原创】对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深圳启动2022年度人工智能社会实验项目申请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王海荣

  深圳市科创委日前对外发布了2022年度人工智能社会实验项目申请指南,对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进行持续观测、科学记录和综合分析等实证研究活动。

  6月14日,记者从深圳市科创委获悉,在深圳市或者深汕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单位,且具有组织社会实验的相应能力,均可以进行申请。申请单位须从指定的《2022年人工智能社会实验项目申报选题》中选择选题进行申报。符合条件的单位可从即日起至7月4日,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完成网上申报。

  据介绍,此次人工智能社会实验项目申请共包括三个选题,分别是人工智能影响医疗服务模式社会实验、超大型城市人工智能干预青少年抑郁症、人工智能赋能疫情防控社会实验。三个选题的实施年限均为2年,资助金额都不超过200万元。

  其中,“人工智能影响医疗服务模式社会实验”选题要求开展人工智能对医疗服务关键要素影响的研究。客观反映、科学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诊疗效率、诊疗质量、知识结构以及医院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配置、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持续观察患者的就医方式、就医过程心理感受、满意度和信任度等就医行为的变化,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探索建立人工智能辅助医疗服务的质量控制标准、技术规程和规范、伦理审查准则以及医疗过错追责规程等标准规范体系。研究提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家庭医生制度改革、医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改革等改革方案以及人工智能医疗服务条例、健康数据共享和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立法建议,形成《人工智能影响医疗服务模式社会实验实验报告》及相关研究成果。

  “超大型城市人工智能干预青少年抑郁症”选题主要开展多中心多样本的社会实验与伦理风险评价,分析超大型城市青少年群体抑郁问题的医疗预防难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筛查与干预的应用实验,实现大规模早期筛查与识别潜在抑郁症患者,部署和评价数字严肃游戏、虚拟现实技术等干预方法。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青少年抑郁症干预的个体、家庭、社区等水平的全面影响,在学校、社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开展青少年抑郁症状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全域现场实验,评估实验效果及干预产生的社会效应,提出人工智能伦理的风险治理机制。探索构建主动人工智能伦理安全治理架构,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的社会风险评估,提出人工智能干预青少年抑郁的行业标准与政策建议,形成《超大型城市人工智能干预青少年抑郁症社会实验实验报告》及相关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赋能疫情防控社会实验”选题要求通过社会实验,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疫情不同阶段对民众生活与工作、流动行为、防护行为、感知风险、幸福感、隐私保护、网络行为等方面的影响。采用人工智能与准自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流行病疫情传播智能仿真系统,通过环境监测评估社区疫情风险,挖掘易感人群的流动行为规律,分析城市封控、隔离、就地过节等政策干预对于个体行为、疫情传播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实际影响。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和规范,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和交流提供政策建议,形成《人工智能赋能疫情防控社会实验实验报告》及相关研究成果。

  审读:喻方华

(文章来源:读创)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