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专家: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不宜推迟直播

  6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前期,是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播种时段,有部分农户为了减轻晚稻苗田育秧、移栽等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准备等到7月早稻收割了再直播晚稻。

  对此,记者采访了湖北农业气象专家黄智敏。他说,晚稻直播抽穗扬花依然易遭“秋寒”危害,其减产幅度大,威胁粮食生产安全。

  黄智敏说,晚稻高产安全齐穗是关键。根据荆州市气象部门分析,近50年来杂交稻与常规稻“寒露风”(气温连续3天或以上低于22的日数),在9月10日前发生的概率为16%,9月15日前为54%,9月20日前为83%。目前多采用的杂交稻中熟品种,要求须在9月10日左右安全齐穗。通常播种育秧始期应控制在6月18-22日左右,其以后移栽期在7月底以前完毕,否则易遭遇秋寒袭击。

  这是因为,晚稻直播虽然省工,但浪费了前期苗田育秧月余宝贵的温光资源,而且要等前季早稻收割整田后才可直播,较正常播种时间起码要推迟一个月。这样抽穗期一般要迟到9月底甚至到10月初,遭遇寒露风的几率极大,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即使直播晚稻在抽穗时没有秋寒,但在其前孕穗期也会因遭遇秋寒,引起花器官发育不全,导致花粉活力下降甚至不育,同样会使空壳率增高,产量下降,在严重寒露风影响下,甚至失收,故而不可盲目自作决定。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像7月降水明显偏多的渍涝灾害严重年景,因晚稻秧苗淹水受损,难以确保双季晚稻移栽面积的情况下,才可将当年收获的早稻早熟品种或晚稻早熟品种翻秋(将当年收获的早稻种子作晚稻种的一种栽培方式),作为灾后晚稻缺种的补救措施。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