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外资对人民币债券需求探析

原标题:外资对人民币债券需求探析

中国经济最早走出疫情,经济复苏态势向好,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化空间。中国债券被国际主流债券指数纳入的范围逐步扩大,带来主动或被动跟踪指数的境外资金流入,境外机构中长期仍有望增加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规模。

本刊特约作者 郑葵方/文

近年来,境外投资者已大幅超越保险和券商,成为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净增持的第三大重要力量,仅次于银行和广义基金。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导致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快速收窄,这对境外投资者增持中国人民币债券将产生何种影响?

美债收益率仍有上行空间

近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的焦点。2月以来,随着美国疫苗接种进程加速,拜登总统签署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将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加之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再度坚持宽松立场、允许通胀超过2%目标的鸽派倾向,市场再度提升对美国通胀的预期。

3月18日,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损益平衡通胀率一度攀升至2.34%,为2014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加之美联储对大型银行的补充杠杆率(SLR)的减免措施于3月31日到期,部分银行通过减持美债来满足监管要求,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再度攀升,10年期收益率在3月30日盘中最高触及1.78%,为逾14个月以来高位。

展望后市,美债收益率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虽然美国疫情可能反复,但今年美国经济复苏是主线,拜登后续将推出4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规模远超华尔街预期,加之美联储“鸽”声嘹亮,宽松立场不变,美元流动性仍将延续极度充裕的态势,市场的通胀预期将居高难下,美债收益率仍处于上行趋势中。如果美债收益率过快上行,易触发机构投资者做多方的止损线,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抛售,预计年内10年期收益率或升破2%关口。

目前,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行,一方面导致市场对高估值行业的担忧,美股相应企业的股价有所回调;另一方面,带动美元指数走高。如果未来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带动企业融资成本回升,将制约美国上市公司通过发债回购股票的渠道;但若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加快,通胀预期顺利兑现,将利好美股。

因此,需重点关注美债收益率的上行态势,提早防范其对美股、美元及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境外投资者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影响

2010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拉开境外机构投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序幕。

2016年2月,人民银行发布〔2016〕3号公告,允许各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备案入市,丰富投资品种,取消债券投资额度限制。2017年7月正式开通债券通,境外投资者可直接在境外通过电子交易平台购买我国债券,参与中国债市投资更加得心应手,渐入佳境。

2019年4月1日,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BBGA),2020年2月28日被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GBI-EM)。2020年9月25日,富时罗素宣布将中国国债于2021年10月份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并在2021年3月29日获得最终确认。随着中国债券相继被国际三大主流债券指数纳入,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驶入快车道,持有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大幅增长。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