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缓缴1500亿!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102项重大工程择示范项目引民间资本参与!国常会解读来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确定阶段性缓缴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加力支持纾困和稳岗;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部署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

  加大民间投资政策支持

  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政策取向,立足当前稳增长,着眼长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抓住时间窗口,注重区间调控,既果断加大力度、稳经济政策应出尽出,又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稳物价,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会议指出,扩大有效投资,要注重启动既能补短板调结构、又能带消费扩就业的一举多得项目,调动各方积极性。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2%。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环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民间资本更有活力,代表着经济的内生动力,但同时对形势与政策的变化更为敏感。从前5个月的数据来看,民间投资放缓的幅度要大于整体投资,表明了民企对未来的信心不够充分。”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王静文进一步称,此次国常会对吸引民间资本、扩大有效投资作出了专门部署,要求从项目层面、保障层面和金融支持层面等予以落实。特别是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表述,对稳定民企信心更有信号性意义。“民间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接近60%,如果民资信心能够稳固,将有助于激活内生动能,助力经济企稳。”

  对符合条件项目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

  会议明确了多个支持民间投资举措。

  一要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国家明确的重点建设领域,选择一批示范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已确定的交通、水利等项目要加快推进,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并尽快推出以工代赈具体措施。

  二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民间投资手续办理效率,将大项目纳入地方重点项目库并加强用地等保障。各地要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严格履行政策承诺。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创业投资。

  三要鼓励金融机构采用续贷、展期等支持民间投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抓紧推出面向民间投资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鼓励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

  PPP专家、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最近几年融资难一直是限制民间投资的重要因素,国常会要求金融机构采用续贷等方式支持民间投资,若能有效落实,将会提高民间投资能力,扩大民间投资的规模。民间投资是效率最高的投资领域,从长远讲,保持政策稳定才能促进民间投资发展,使国家的总体投资更有效率,并持续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此前公开表示,社会投资在全部投资中占大头。现阶段我国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有效投资空间广阔。有关部门将落实和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促进社会资本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积极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督促回收资金加快用于新项目建设。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认为,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REITs试点,是破解民间资本长期占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其积极性,实现民间投资规范进入、有序退出,促进民间资本循环利用,为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业内专家张建红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已转化为规模庞大的存量资产,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成为“沉睡”资产,亟待盘活。据机构估算,目前国内可盘活的存量基础设施资产总量超过100万亿元,即使只对其中1%进行证券化,也有1万亿元规模的基础设施REITs市场。

  “鼓励和支持对符合政策和条件的民营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可以降低民营企业杠杆率和债务风险,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强化社会资本权益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建红说。

  在张建红看来,债转股对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化解民营企业风险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出现风险的民营企业,企业需要把解困和发展相结合,积极断臂自救,剥离非主业资产,集中精力缓释风险,同时依靠企业外部力量开展救助工作,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市场化债转股提供了一条帮助企业优化负债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的途径。

  会议强调,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投资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是一举多得的代表性项目。要结合已部署的城市老旧管网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健全收费回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金融机构发放长期贷款,对项目主体发行信用债给予市场化增信支持。

  “会议特别提到了城市管廊,这是目前少有的需要巨大资金的领域,也是提高城市品质的工程,做得好不仅可以稳投资,还可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好管廊投资,需要解决的难题也很多,必须统筹考虑,尤其是要突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和推进费价制度改革。”金永祥认为。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国常会强调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一方面可以解决财政压力问题,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更好的带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打开的空间。其中重点提到地下管网的改造升级,这是一项既造福民生又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项目,产业链上相关的管网企业也会充分受益。

  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

  会议指出,保住1.5亿户市场主体,就能稳住就业、保持中国经济的韧性。为进一步助企纾困和稳岗,对符合条件的地区,允许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月的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规模约1500亿元。政策实施要直达市场主体,免申即享。缓缴不影响医保待遇,保持报销比例和药品品种稳定,确保应报尽报。

  这是全力稳市场主体的又一项举措。此前,政府决定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

  会议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把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地方财经、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等领域作为重点。各地各部门要在7-9月进行自查自纠,重点整治降费政策落实不到位、借疫情防控名义违规收费、收取明令取消的费用、强制捆绑搭售、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对自查自纠要适时开展联合检查,严肃处理并曝光典型问题,用改革办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各部门要有全局意识、同舟共济观念,系统梳理本领域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原则上缓缴一个季度,不收滞纳金。要制定和公布缓缴清单,并适时督查落实。

  今年以来,甘肃、陕西、浙江等多地已经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此外,自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已连续4年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行动,累计退还企业120亿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