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美联储大幅加息 美元反应冷淡

  北京时间今日(6月16日)凌晨,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区间,加息幅度为1994年以来最大。

  美联储宣布加息75基点,幅度虽大但透露的其他信息稍稍偏软,故美元当时不涨反跌,不过到了周四亚太时段,美元却又收复失地。因后续加息节奏存疑,故未来美元涨势有可能显得迟滞,单边上涨机会不大。

  美联储超常规加息

  北京时间今日(6月16日)凌晨,美联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利率会议,宣布加息75个基点,加息之后这一区间上移至1.50%至1.75%。除了利率决议外,美联储重申本月开始进行每月475亿美元的缩表计划,每月缩表规模将于9月扩大至950亿美元。

  这次加息幅度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目的显然是抑制疯狂的通胀。由上周美国劳工部公布的5月CPI来看,年率涨幅已达到令人恐惧的8.6%,这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相去甚大。

  美联储这次加息75基点并没有得到一致同意,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乔治赞成只加息50基点。

  虽然这样的加息幅度超常规,但符合大多数市场人士预期,故加息本身对美元影响中性,美元走势取决于其他信息。

  美联储会议有一组重要信息,包括政策声明、会后新闻发布会、利率点阵图等。由这些信息看,可能强硬程度并不如市场预期,加上数小时前美国公布的零售销售数据不佳,故会议之后美元不涨反跌,美债收益率则同步回落。不过,到了周四亚太时段,美元却又收复了多数失地。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美国5月零售销售数据公布,这本来是份相当要紧的数据,若放在平时,市场视之为“恐怖数据”,但由于这次数据在美联储加息前公布,故一定程度上易被忽略。具体数据情况是:美国5月零售销售月率降0.3%,既不如预期的增0.2%,也不如4月的增0.9%。

  这份零售数据虽然不佳,但可能无法过分削弱美联储加息动机。由常识来看,美国消费下滑大概率是与高通胀相关的,因为高通胀“吃掉”了民众的钞票购买力。如果由这个角度看,疲弱的零售数据不一定对美元构成过多压力。

  后续加息情况不明

  美联储利率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内部多数委员预计今年底时利率将达到3.4%左右,明年底达到3.8%左右。

  这个数字虽然远高于此前,比如这次所预测的“年末达3.4%的利率”虽然大幅高于之前利率会议所预测的1.9%,且3.8%也高于之前预测的2.8%,但其实仍然透露出些许软弱之处。

  不过,这样的软弱粗看时不明显,因需要计算才知。众所周知的是,美联储年内还有四次利率会议,这是明牌,是必然事件。假设美联储打算将利率升至年底的3.4%,那么这其实就意味着:后续加息75基点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假定这四次每次均加息50基点,年末时利率都会达到3.75%。也就是说,市场要么不相信美联储所说的年末利率将可能达到3.4%,要么不相信余下四次利率会议会有一次或几次加息75基点。

  其实按这个3.4%来看,未来四次加息中也只有3次能达到50基点,另有一次只加息25基点,要不然数字是对不拢的。

  当然了,美联储上述利率预测也是动态的,也不排除下次利率会议时点阵图又变,但即使是这样,那也是后话了。

  软弱之处不止这些,因美联储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值由先前所预测的增2.8%下调至增1.7%。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受限时,美联储在加息方面的激进程度就会下降。

  还有,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近期通胀上行趋势迫使升息幅度超出此前的预期,他预估下一次会议最有可能调升“50或75基点”。然而十分重要的是,鲍威尔强调:“升3码不会成为常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