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上海多家银行排队爆满!老人凌晨2点就来排队 5点就没号

  据新民晚报消息,随着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市各家银行正加速推进复工复产,不少刚刚恢复营业的网点迎来了现金业务需求高峰,其中排队最多的就是老年人,凌晨2时就有老人搬来小板凳坐等排号,5时不到就已“无号”可取。

  最近市民张女士反映,徐汇区天钥桥路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徐汇支行从6月初开始就大排长龙,门外还有不少老人在排队等候,其中不乏一些白发苍苍的高龄老人,往往队伍一排就是几个小时,张女士记录下了6月6日、6月7日、6月13日、6月14日四天银行门口的排队情况。

  放40个号凌晨5时就没了

  78岁的骆先生经常去洋泾营业所办理业务,尤其每月要领取退休金。6月13日下午1时45分,他到达营业厅准备取出三个月的退休金,还准备办理相关定、活期储蓄业务。但门口已有数十位老年人排起了队。

  “大门旁边的取款机坏了,有老人的银行卡被吞,大家只能排队在窗口办理业务。”骆先生经过询问得知,每天银行窗口办理业务只放40个号,凌晨5时来排队都领不到。卡里几个月的退休工资没有领,耽搁了数月的银行业务要办理,存款、取款、转账、转定期……各家都有各家的急事,“钱袋子”不及时打理好,老人们就放不下心来,宁愿凌晨在银行门口坐等,即使40个号都已领完,也还是不肯离去继续排队,等待着意外的“加号”。

  银行:天天加班

  6月14日中午,骆先生再次给记者发来了自己刚去洋泾营业所拍摄的照片,他又一次在长时间排队后办理业务无果,只能悻悻然无奈离去。下午3时30分,记者赶到洋泾营业点一探究竟。浦东大道巨野路的路边停车收费管理人员得知记者要前往对面的营业所,立刻好心提醒:“号早就领完了!不少老人凌晨2时就在门口守着,就算领到号了,白天也要排队等着,生怕错过。有不少老人只是线下缴个水电煤费,都要连续几天来排队,哪能吃得消?!”

  在营业厅门口,保安不停地回答着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问询,现场还有一位身着工作服的网点工作人员,“今天银行窗口办理业务的号已经发完了,代缴水电煤业务的可以排队。”记者询问得知,每天银行业务窗口确实只放40个号,一早已经发完,而网点只有唯一一个银行业务窗口

  工作人员证实,通过查看监控,确实有老人凌晨2时就来排队,5时后就拿不到银行窗口号码了。当记者问及“网点是否可以多放些号”时,工作人员脸上写满了无奈,“就是这40单业务,我们都要天天加班才能做完,延时下班已经成为常态。”营业所每天本应下午4时就结束业务办理,但至少要延长到5时甚至6时后,中午2小时的休息时间也被正常业务接待填满。“看着外面排队的老人,我们真的都不敢停啊!”

  线下分流应多善待老人

  附近是否还有其他网点可以分流?记者带着疑问继续询问,工作人员解释,张杨路和德平路的网点还在装修中,所以造成了洋泾营业所客流高度集中。虽然,保安不停劝说没有领到号的市民先行离去,但仍会有部分老人坚持在门口排队等待。下午4时,网点门口排队的人群虽已陆续散去,但仍有市民不断前来询问能否加号办理。保安不得不将卷帘门拉下一半,而营业厅内还有6位客户在等待办理银行业务。工作人员说,等他们办好业务,起码要到5时半以后了。

  那么,银行为何要限号办理业务呢?

  对此,接电人员称,这是应对目前状况的最优管理方式,限号放号的数量几乎就是每天窗口接待能力的饱和数,限号发完就是告诉市民不要长时间排队等待了,尽量减少因人员聚集而造成的疫情防控风险。对方建议,老人可请家属代为线上办理,或通过网点ATM设备进行操作。

  而不少市民希望营业所能增设办理窗口、增加办理人员,同时还在关闭的线下网点能提速开门分流,给对线上操作“无能为力”的老人们以更多人性化服务。

  排队的银行不是个例

  据解放日报报道,市民秦老伯日前称他为了前往某银行办理存折取款业务,几天内跑遍肇嘉浜路附近的好几家网点均未办成。不是去的时候银行已停止接待顾客不让进,就是银行称当天的号已发完。

  6月14日10时许,解放日报记者来到肇嘉浜路小木桥路路口的某银行支行。银行门口倒是没有人排队,但两名工作人员和一根警戒线拦住了入口。可以入内办理业务吗?工作人员指了指警戒线上贴着的纸条,上面写着“今日号码已全部发完”。细问才知,该网点每天上午下午各开放2个半小时,中午11时30分至下午1时30分为“消杀”时间。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银行采取了发放号码的方式限流,上午下午各30个号,60个号于上午开门时一并发完。工作人员称,市民拿到号码后可以按估算时间前来办理业务,不必在银行外排队等候。她嘱咐记者第二天一早再来排队取号,或者再去其他网点试试看。

  不远处肇嘉浜路嘉善路路口,也有一家银行网点。银行门口挤了不少人,两位工作人员不断地向众人解释上午的30个号早已发完,需要等待下午1时30分重新放号。一位老人称她需要注销信用卡,必须要在柜面办理,为此已经来了网点两次了,但都扑了空。“上午9点开门,7点半就有人在排队等号了,太难抢了。”老人抱怨取号不易,工作人员劝她下午早一些再来,“您1点的样子来排队肯定有。”老人反问:“大太阳下面等半个小时,谁吃得消?”

  多家银行均给出了相似的解释,银行缩减了服务时间,也减少了服务窗口,导致服务能力有所下降,对此银行工作人员称是无奈之举。

  对于银行的说法,市民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市民陈女士认为,目前银行采取一定的限流错峰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可以理解,但将服务时间和服务窗口也大幅缩减是否必要值得商榷。采访中记者也询问了一些银行网点为何不将业务窗口全部开出来,工作人员有的回复称“没有人”,有的称“平时就是两个窗口”。有市民建议,银行网点恢复营业后,本来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就比平时多,防疫措施升级,服务也应“升级”。银行应合理安排“消杀”等环节,避免过多占用服务时间,同时应尽可能保证窗口的开放,保证服务“不断档”。据了解,针对目前银行排队时间过长、业务难办的问题,申城有银行已安排网点延长每日服务时间,建议在更大范围推广该做法。

  此外,不管是等候发放号牌、还是等候办理业务,各银行网点均安排市民在银行外排队。眼下天气越来越热,银行应该为排队的市民提供必要的遮阴避暑措施,为排队时间较长的老人提供必要的座椅,让服务更有“温度”。

(文章来源:21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