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在基金投资方面的经验想法

1、复利的前提:

复利的前提是每年稳定的盈利增长,这对于指数基金很难满足。中国的股市牛短熊长,这注定了在大多数时间里,指数基金都是亏损的,只有在市场上涨的区间内赚到整个周期的钱,怎么可能有复利?

指数基金定投确实能赚钱,也有它的优势,简单,容易坚持,通过分散投资降低成本……但复利肯定不是其中的一个。

2、投资恒生指数需谨慎。

港股真心建议要慎重。初入港股市场会很兴奋,因为低估便宜的股票太多了;一旦下手就会发现,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太多的仙股等着你。港股的流动率是个大问题,而香港市场在走下坡路,还有港独和非青……指数基金的投资,赌的是国运。香港市场到底值不值得投资,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

如果实在想投资恒生指数,建议分批购入,尽量减小风险。

香港股市另一个值得考虑的是国企指数,与恒生指数不同之处在于排除了港企,清一色的是中国大陆企业。两者重合部分很大,看自己的选择了。

3、ETF场内购买,不但要考虑降低手续费,还有溢价问题要考虑。

这样讲其实没有错,但场内购买需要考虑溢价问题,风险也会比场外高。如果是ETF连接基金,手续费相对低廉,并没有高很多,但风险相对小。对于经验不足的人来说,场外购买是更加稳妥的。

4、指数基金还是股票型基金

各种入门书和大V们不遗余力的推荐指数基金,是因为股票型基金对于小白来说,难度更大,要了解行业,了解基金公司,了解基金经理……而大多数人都有惰性,不愿意下工夫去钻研,那么买主动性基金的赔钱概率就高了;不如直接买指数,不用做功课和挑选,赢率还更高一些。

不反对买指数基金,但前提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买,优劣各在哪里。

5、指数基金还是指数增强基金

有观点认为,买指数基金就是为了省心,不用挑基金经理,手续费低;如果买指数增强,岂不是这些优势都没有了?

这就看你对基金经理有多大的信心了。在中国市场,专业的基金经理大概率可以跑赢大盘,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6、宽基指数还是行业指数

行业指数需要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不适合普通业余投资者。这一点同意主流观点,买宽基指数更适合大多数人。

7、QDII

开始投资基金的时候,总是看不上A股,觉得美股、欧股才是高大上,那么QDII便成为了投资目标。但事实上,欧美市场更加成熟,无论道琼斯、纳指、标普还是DAX都已经在高位了(最近倒是跌了不少),这时候去投资,风险太高了。

此外,QDII还有个大问题,就是跟踪不及时,有时差,也有换汇的影响,导致你很难投在正确的节奏上。一旦基金公司外汇用完,停止申购,那么你想补仓都无计可施。

相反,A股没有时差和换汇的问题,这么多年都在3000点打转,低位徘徊了很多年,这次疫情中也显示出自己抗跌的能力,是值得考虑的投资目标。

8、跟投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