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酒企共建“大清香时代” 品牌热如何迈向品类热?

  清香型白酒正在谋求共建“大清香时代”。

  日前召开的汾酒集团质量大会传出消息,16家清香型酒企共同倡议,以清香白酒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共建“大清香时代”。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当下的清香型白酒,市场份额在15%左右,位于浓香型和酱香型之后。清香型白酒的市场消费氛围日益浓郁,一大批清香型白酒企业迎来发展,以山西吕梁为核心的清香型产区获得行业更多关注。

  白酒行业分析人士蔡学飞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清香型白酒起势几乎成定局,不过距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整体来看,清香型白酒目前更多的是品牌热(即汾酒)而非品类热,在高端市场有布局但未放量。

  “这是清香型白酒未来寻求增量的重要机遇,各大清香酒企之间应该在整个品类内进行细分,形成区域特色、品类特色以及产品特色,构建完整的清香矩阵。这将有利于共建‘大清香时代’。”蔡学飞说。

  共建“大清香时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清香型白酒企业汾酒集团正在号召同类酒企打天下。

  在日前召开的汾酒集团首届质量大会上,汾酒牵头劲牌、顺鑫农业、红星股份、宝丰酒业、江记酒庄、湖北石花酒业、山西汾阳王酒业、衡水老白干、天佑德等16家清香型白酒企业共同发出倡议,以清香白酒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共建“大清香时代”。

  倡议从经营路线、品质路线、文化路线、创新路线、质量路线五大方面达成共识,清香白酒立足文化优势,抱团作战,促进“大清香”的整体品质提升,全方位推动清香白酒的高质量发展。

  清香型白酒一直都是我国主流白酒香型。受益于出酒率高、周期短、产量大等诸多优势,曾在上世纪70年代占据白酒市场70%以上的份额,率先完成了全国消费者基本品类教育。

  后来市场经济和名酒定价权放开后,浓香型白酒逐渐超过清香型成为市场主流。中国酒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从销售收入占比来看,2020年清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为15%,位于酱香(27%)和浓香(51%)之后。

  黑格咨询集团董事长徐伟曾撰文表示,清香品类过早分化,导致代表清香细分品类企业发展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前期,清香品类整体结构偏低,相较于浓香、酱香,整体品类产值贡献低,清香品类整体发展的增速较慢。当前,在汾酒带动清香热、品类地位回归的大势下,细分清香品类企业也处于乘势提速发展态势。”徐伟表示。

  白酒行业分析师、中原基金大消费执行合伙人晋育锋告诉记者,一个细分香型的崛起,一定要有一个龙头企业对其拉动。汾酒这两年的崛起对于整个清香市场的培育有一定作用。

  相关财报数据显示,汾酒在2021年营收迫近200亿元,省外市场营收117.37亿元,占总营收的58.77%。其中,南方市场发展为契机,推动长三角、珠三角市场深度拓展、稳步突破。2021年,南方市场销售平均增幅达60%以上。

  福建一家白酒经销商告诉记者,市场上能够看到汾酒和牛栏山的产品。不过,整体来看,浓香品类还是一家独大。

  多位行业人士提到,此次参与的16家清香型白酒企业,基本上涵盖了国内主流清香酒企,如果能够在产品特色、区域特色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对于整个清香型白酒的扩容,将有很大的帮助。

  一家参与上述倡议的酒企相关负责人表示,汾酒已经连续多年推广清香白酒品类。各个清香酒企之间的交流也在增加,但具体动作还是各个酒企内部定夺。

  亮剑咨询董事长牛恩坤对记者表示,龙头企业带到整个品类发展有迹可循。茅台通过构建赛道,把酱酒的蛋糕越做越大,汾酒的这条路径值得借鉴。

  如何崛起?

  业内普遍认为,酱酒热逐渐减弱,市场趋于冷静,这为清香型白酒提供快速成长的土壤。

  在蔡学飞看来,当下清香白酒消费升温,更多是品牌热,即汾酒的消费升温,而非品类热。

  “包括黄鹤楼、宝丰等清香酒企的业绩表现都不错,但这种发展是在该区域内酱酒减速后有了一定的机会,且都是区域品牌。同时,整个清香型白酒的产品结构并不完善,产品单价偏低。许多清香型酒企的产品定位还是处于跟随战略,断言整个品类的崛起还为时尚早。”蔡学飞说。

  徐伟曾对市场上的清香型酒企进行梳理。营收规模在100亿~200亿元的企业有汾酒和牛栏山,10亿~50亿元的企业有衡水老白干、江小白、黄鹤楼和红星股份,其余大多不足10亿元的规模。

  “从清香白酒行业竞争格局上看,清香型白酒企业竞争格局集中度相对浓香、酱香较低。”徐伟总结称。

  需要看到的是,部分清香酒企的增长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梳理行业媒体报道,在2021年,汾阳王销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宝丰酒业销售收入增长120%,黄鹤楼同比增长168.69%。

  并且,上述区域性清香型酒企正在谋求更加广阔的市场布局。

  湖北石花酒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市场在湖北,目前也在开发广州、上海、北京、河南等市场。产自山西吕梁杏花村的汾杏股份这两年已经启动全国化招商战略。而在河南最新披露的豫酒振兴方案中,宝丰酒业力争在2025年实现26亿元营收。

  晋育锋提到,清香型白酒的主要市场是泛华北市场,诸多酒企应该建立市场联动机制,积极培育全国市场。

  在产品结构上,徐伟曾提到,低端占据清香大盘半壁江山,高线光瓶结构性增长提速。20元价格带,江小白实现年轻消费群体的白酒教育。30元~40元,汾杏股份进行全国化扩张。50元价格带,玻汾(光瓶汾酒)则是处于领先地位。

  “清香型白酒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产品结构偏低端。随着玻汾的全国热销,很多清香型白酒企业做高线光瓶酒切入50元的价格带。这是向玻汾靠近的跟随战略。”蔡学飞说。

  不过,他也提到,部分清香企业正在朝高端市场布局。相对而言,该动作对企业的品牌力的要求较高。

  记者注意到,主流的清香型白酒企业大部分在近两年推出高端和次高端产品。其中,衡水老白干的1915、红星股份的红星高照、宝丰酒业的师作以及黄鹤楼的南派大清香30和20,都是企业在该价格带的主推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可以看出清香型酒企已经瞄准高端和次高端赛道,积极拉升品牌形象,提升市场曝光度。尽管目前还未大规模放量,但其前景还是值得期待。

  晋育锋认为,同时,清香型白酒的饮用创新,需要主流清香企业共同推广,确立新的推广体系和推广话术。另外确立清香型标准体系,包括大曲清香、小曲清香,一级产品参数、优良分级、口感风格、酒体设计等。

  “大清香之下应该继续细分,推出区域特色、品类特色和产品特色的产品,形成更加完整的清香矩阵,这将有利于整个清香型品类的崛起。”蔡学飞说。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