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120万元一针“抗癌神药”上市一周年 多位患者获赔 保险如何让“神药”惠及普通人?

  中国首个CAR-T细胞治疗类产品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即将迎来上市一周年。据悉,一年时间里,奕凯达治疗了逾200位患者。但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实在难以承受。

  6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很多商业保险产品将CAR-T疗法纳入了报销范围,并且已有多位患者获得了保险赔付。不过,由于CAR-T疗法价格极其昂贵,若发生赔付,对保险产品的赔付率会产生影响。在业内看来,如何通过保险让此类“神药”惠及更多患者仍是行业需要探索的问题。

  7位患者通过保险获赔超470万元

  2021年6月23日,中国首个商业化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正式在中国获批上市,开启中国CAR-T细胞治疗的元年。奕凯达的适应证为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LBCL)患者。公开数据显示,奕凯达落地到了全国80多家医院、治疗逾200位患者。

  CAR-T疗法在被誉为“抗癌神药”的同时,120万元左右/支的治疗价格也让不少患者难以接受。不过,虽然CAR-T疗法未能纳入医保,但“嗅觉灵敏”的商业保险纷纷将其纳入了报销范围,这其中,既有惠民保,也有百万医疗险、高端医疗险、特药险等产品。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患者使用CAR-T疗法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发生概率低,全国范围内200多位患者用药;二是花费大,120万元一支,普通消费者很难承担和接受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这类损失大、概率低的事件,非常适合通过保险手段进行提前规划和转移风险。

  CAR-T疗法被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后,已经为部分投保患者减轻了支付压力。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保险业在CAR-T疗法方面的总赔付支出已经超过470万元,已经为7位患者完成了赔付,赔付金额从36万-100万元不等。

  具体来说,今年3月和4月,两位患者通过浙江宁波惠民保产品“天一甬宁保”,获得了CAR-T免疫细胞疗法赔付,分别获赔50.8万元和100万元。同时,为“天一甬宁保”提供特药服务的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心科技”)相关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5月,“天一甬宁保”又连续完成两笔CAR-T疗法的高额药品赔付工作,两位患者分别获赔94.4万元和47.2万元。也就是说,仅“天一甬宁保”,就已经帮助4位患者减轻了支付压力。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从公开资料了解到,杭州市惠民保产品“西湖益联保”、“重庆渝快保”和“北京京惠保”也分别完成了一次CAR-T疗法患者的理赔,理赔金额分别为50万元、36万元和100万元。

  在业内看来,CAR-T疗法被纳入商业保险保障范围,切实减轻了患者昂贵的用药负担。上海镁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镁信健康”)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AR-T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被视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然而由于CAR-T疗法昂贵的治疗费用,使其难以令部分患者获益,因此,CAR-T疗法被商业健康险以及地方惠民保纳入保障中,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欣喜的消息,CAR-T疗法将不再是一个天价药物,未来会有更多患者得益于此疗法。

  赔付率高、定价难等问题待解

  实际上,CAR-T疗法被纳入商业保险这一举措,不仅惠及患者,对保险业来说也是机遇。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很多保险产品在将CAR-T疗法纳入保障范围后,将其当成一大“卖点”来宣传,徐昱琛表示,这对于商业保险来说有很大的宣传促进作用。镁信健康则认为,CAR-T疗法被纳入商业保险这一举措,还进一步连接了保险公司与医药企业,促进了双方的深度融合。

  不过,由于价格极其昂贵,一旦发生赔付,对健康保险产品的赔付率会产生影响。所以,保险公司自身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镁信健康分析,CAR-T疗法纳入保险保障范围之后,相关险企如何在产品设计环节准确识别风险并进行定价;疾病风险出现后,如何对疾病全程预见洞察、对患者主动性管理,并最终给予及时、准确的理赔等问题,都是险企必须考虑的。

  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治疗重大疾病的革命性药物被研发出来,保险该如何让此类“神药”惠及更多患者?圆心科技相关人员表示,短期内商业保险仍是提高CAR-T疗法可及性的主要手段。在成本既定的客观情况下,支付模式的探索或将是提高CAR-T疗法这种突破性疗法可及性的重要策略。在院外特药清单拓展CAR-T药品、将CAR-T疗法放入保障范围以此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把CAR-T疗法纳入百万医疗险报销范围、推出CAR-T疗法高端医疗服务计划等,这些措施在保障药企利益、在医疗险赔付率可控的前提下,都能切实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这需要医药险深度融合,共同探索CAR-T治疗支付模式。

  在圆心科技相关人员看来,尽管当前CAR-T治疗的支付体量较小,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以百万医疗、惠民保等为代表的高覆盖率产品的不断迭代,商业健康险必将成为推动医药创新的重要力量。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