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扎根本土伴农亲商 做有温度的百姓银行

  “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作为扎根本土的地方金融机构,始终坚持服务县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地方百姓,为各行各业、千企万家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党委书记卓仲宇日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坚持把普惠金融作为战略转型的重点方向,将坚守支农支小、支持农民致富的初心,致力于做有温度的百姓银行。

  本土银行

  积极履行“地方金融长子”职责

  南方日报:作为一家地方金融机构,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当好地方经济的“毛细血管”,请问农商行如何将金融服务通向各行各业、千企万家?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卓仲宇: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截至5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0.51亿元,比年初增加20.11亿元,增速7.7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4.88亿元,增速11.6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22%;户数11755户,比年初增多1352户,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

  一是履行“地方金融长子”职责,支持地方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本土银行,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加强政银企合作,全面融入和服务本地经济发展战略,聚焦全市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项目建设、重要产业发展,主动加强政策衔接、项目培育和资金对接,如支持综保区二期建设项目、五华县南沣山养生养老生态园项目、广东潮客小镇(一期)等政府重点项目。截至5月末,为全市重点项目授信24.38亿元,支持地方政府重点项目40个、贷款余额为19.64亿元。

  二是凝聚组织合力,探索农村金融发展新路子。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政务通、信贷通、理财通、信用通、销售通)工作是广东农信的头等大事。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主动向各级政府汇报,争取支持,由政府层面下发户户通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工作组织和运行机制两项顶层设计,实现“政策+资金+信息+人才+技术”五个方面的资源整合,探索一条“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农商银行+小微企业+农户”合作多赢,一齐发展的农村金融新路子。

  三是下沉工作重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销售渠道、产品情况和发展前景,询问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建议等,提供“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精准对接服务,提升服务的适配性和满意度。如五华农商银行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每两周至少一次深入网格片区走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做实户户通走访建档和业务营销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截至5月末,累计走访285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现贷款需求2.36亿元,已解决贷款需求2335万元。

  四是践行社会责任,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助企纾困的若干政策,对因受疫情影响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和旅游等相关企业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利率优惠、展期、无还本续贷等系列帮扶举措,推出“复工贷”“抗疫贷”等产品,多维度、全方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截至2021年末,全市农商银行共为受疫情防控影响的262户299笔普惠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延期还本,实施延期偿还的贷款本金共有7.21亿元。

  ?勤劳金融

  致力于做有温度的百姓银行

  南方日报: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坚持服务“三农两小”市场定位,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向深向实发展。近年来,农商行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卓仲宇:近年来,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坚持把普惠金融作为战略转型的重点方向,在党建引领金融普惠上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勤劳金融”发展新路子,致力于做有温度的百姓银行。

  一是推行“党建共建+金融特派员”金融服务模式。2021年,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党委联合辖内7家农商银行与梅州市金融工作局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工作,在全市实施“金融特派员”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探索创建有梅州特色的“党建结对共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综合治理”模式,截至5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共派驻“金融特派员”1489名,实现驻村(社区)2258个、驻镇113个,已达到各个村(社区)全覆盖,将金融服务触角向农村地区进一步延伸,努力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效。派驻的金融特派员扮演党建共建联络人、创业致富参谋人、乡风文明推广人、农村金融搭桥人、金融知识宣讲人“五大角色”,具体负责党建共建、乡村政务、农村金融户户通、信用村创建升级、农业产业发展、普及金融知识和便民服务“六大职责”,将金融服务送达每村每户。

  二是创新产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创新开发出华税贷、兴商贷、梅片贷、陶瓷宝、悦丰茶农贷、精英贷等80多项产品,有效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同时,优化服务模式,运用移动营销Pad、户户通App等电子挎包工具,让偏远地区村民“人不出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是优化内部信贷审批决策流程。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充分发挥“小法人、大系统、决策链短、机制灵活”等优势,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业务审批效率,缩短等“贷”时间,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如梅州农商银行通过对金柚产业产品进行流程再造,让大额免抵押信贷产品——柚农宝、柚商贷以“科学授信、简化流程”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了贷款审批流程,提高金柚产业授信的可获得性与便利性。

  四是政银合作提升便民惠民能力。为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的目标,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高效完成全市2327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安装工作,实现全市镇、街、村(居)的“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全覆盖,打通了“政务+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20日,全市“一体机”业务量为67.34万笔,服务用户38.28万人次。

  此外,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大力推动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工作,在网点柜面、手机银行、批量缴交城乡居民医保费用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落实“村居E支付”项目,在全市铺设智能POS终端设备2126台,使老百姓足不出村即可刷卡缴交城乡居民医保费用。2021年,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通过惠农POS代理征收了94.31万笔、柜面及手机银行代理征收了19.8万笔城乡居民医保费用,合计114.11万笔占比33.65%,在梅州市所有缴费渠道中位居第一。

  农村金融

  实现百姓足不出户“指尖办事”

  南方日报:作为一家深耕梅州农村金融阵地多年的金融机构,顺应着乡村振兴的新需求、新业态,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有哪些新思路以及具体规划,为梅州乡村振兴赋能点“金”?

  卓仲宇:作为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将坚守支农支小、支持农民致富的初心,坚持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理想,以党建共建为引领,以“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为抓手,加快构建“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乡村服务格局,为梅州苏区振兴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贡献农商力量。

  一是党建共促乡村振兴。今年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实施“1+1+3”党建共建共促乡村振兴工程。通过“党建搭台、业务唱戏”开启“党建+银村合作”新模式,同时实施一支部、一体机、一特派、一平台、一授信“五个一”工作法,构建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的乡村服务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支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将紧扣“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重点加大“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主动对接“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等系列培养工程的农业龙头企业,根据客户群体、行业特点和需求差异,积极开发行业专属金融产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响“梅字号”品牌。

  三是支持乡村振兴人才创业致富。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探索政银、银校、银企合作模式,持续加大对“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在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经营、就业以及创业孵化等方面提供金融和信贷支持,“贷”动乡村振兴人才创业致富。

  四是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作。继续加强政银合作,形成政府推动、农商银行行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进全员营销模式,做好跑户建档、整村授信工作,不断扩大金融服务面;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质效,建立起“政务+生活+金融”服务格局,将农商银行与辖区的千千万万家庭连接在一起,实现老百姓足不出户“指尖办事”。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