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产业“多轮驱动” 村庄“换了新装”

  “我这窑背以前没有整修过,加之去年下雨有了安全隐患,现在整修后和村上其他人的也统一了,自己住着舒心,感觉也安全了。”近日,在洛川县菩提镇咀头村,村民陈章留看着自家马上整修完工的窑背高兴地说。

  咀头村辖三个村民小组,219户876人。近年来,咀头村从拓宽、绿化巷道,清理村内环境、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等方面入手,快速推进全村生态宜居工作,切实给村庄“洗了把脸”也“换了新装”。

  据咀头村党支部书记郝林军介绍,该村先后硬化巷道6300米、种植绿化树1200余株、种花种草1800平方米左右,安装路灯90盏;为群众修建文化活动广场两座,凉亭两个,走廊40余米。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生态宜居,还要有兴旺的产业支撑。菩提镇在大力发展苹果主导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针对川道地理地形特点,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在个人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川道群众发展各类特色产业。

  王家河村村民王甲才一直靠种川道地,每年的收入基本只能保本,后来在镇领导干部的引导和帮助下,王甲才依靠养殖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我现在养了18头牛,收入比较可观,趁着现在体力还可以,我想继续扩大规模,让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王甲才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菩提镇坚持把将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和重要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工作思路,截至目前,全镇新建矮化密植园587.6亩,搭建防雹网1000亩,举办各类苹果生产技术培训13场次,培训果农2600余人次;打造高标准“绿色长廊示范带”10公里,堡公路沿线栽植海棠、樱花等绿化树种5000余株,种植花卉5万平方米;引进有机肥加工厂、塑框生产加工厂、枝条粉碎厂、绿色生态猪生产示范基地和肉牛养殖场等6家企业。

  “下一步,以防返贫动态监测为着力点,以基础设施提升为发力点,以产业振兴为落脚点,着力抓好产业发展‘五用、五抓、五提升’,全面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让群众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菩提镇镇长赵烨说道。

(文章来源:延安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