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内娱辟谣经济学:你在吃瓜,有人赚钱

内娱辟谣经济学:你在吃瓜,有人赚钱

现实一贯比想象中要更加魔幻,这句话用在2021年的娱乐圈似乎最合适不过。不久之前,郑爽凭借一己之力拉开内娱集体辟谣的轰动场面,仅2021年1月22日在微博线上辟谣的明星就有28位。

而今,这场连续性的吃瓜大戏虽然已缓缓落下帷幕,但有意思的是,网友吃瓜不停,则明星辟谣不止。最近几日,以微博为首的多个社交平台围绕“三千万顶流”的导火索再次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舆论大战,包括李易峰、王一博、何炅在内的多位明星都没能幸免。

有关三千万顶流的系列绯闻在网络上发酵了这么多天,截止目前为止依旧没有确切的定论。表面来看,明星被爆或辟谣摆在台前的是内娱人设与隐私的跌宕转换,但随着吃瓜氛围一次次升温,幕后是否藏着一只推波助澜的手,谁为谁背锅挡雷的猜测也引得各家粉丝纷纷下场对峙护短。

诚然,粉丝的情绪一旦被刻意煽动起来,所造成的舆论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调查显示,春节期间的“内娱辟谣日”舆情热度指数在当晚攀至巅峰,一度突破6000。李易峰、张雨剑的百度指数也在最近急速飙升,张雨剑的数据热度在发文承认已婚生子当日整体环比增长203%。

瓜田永不荒芜,辟谣的舞台上便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这场旷日持久的辟谣战背后,站着多少个受益者,答案或许比我们想象得更复杂。

你的快乐吃瓜VS别人的财源滚滚

大概从娱乐圈诞生的那一刻起,骨子里就刻上了瓜田李下的争议基因,随着互联网在社交领域四通八达,这种基因就逐渐踏上了不可控制的异变之路。在郑爽代孕事件发生伊始,社交平台上便广泛又默契地流传起一则则真假莫辨的言论与爆料,不仅引发内娱现象级辟谣大戏,也让一众吃瓜网友直呼造谣“零成本”。

但造谣真的没有成本吗?细究下来却未必如此。虽然“娱乐至死”的社交网络中一向无风不起,可在这个人人皆被困在信息茧房的时代,一则毫无根据的谣言要想冲破层层信息流站在舆论中心位置,自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其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便是渠道。根据调查统计,辟谣日那些能充分调动粉丝情绪的爆料新闻其媒体发布类型中,大众社交平台占45.48%,新闻客户端与微信公众号共占41.66%,其余论坛、网站、问答社区各据些许。

而对于流量与眼球的争夺,一则爆料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多方面破圈,便快速吸引公众注意力的,这归根结底是营销黑产的功劳。这些年来,有关明星经纪团队“豢养”专业营销号早已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秘密,一般明星团队中的专业营销号整体分工明确,反黑,宣传,控评……样样都不能掉队。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营销号背后可能在一堆假网站与外挂网站,随手抹黑一个人的成本或许只有几十块钱。以在知乎上被饭圈女孩扒出来的“新虎传媒”为例,这是一家职业水军营销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