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江河集团(601886):幕墙行业龙头 BIPV助力打开二次成长空间

   今日预览

  今日重点>>

  【宏观】张帆:券商大涨后有什么行业轮动规律?

  【策略】王仕进:A股独立行情可以持续多久?

  【机械-江河集团(601886)】冯胜:幕墙行业龙头,BIPV助力打开二次成长空间

  研究分享>>

  【金融工程】郑琳琳:永赢基金陶毅:宏观研究立本,精选优质城投打造差异化产品——“固收+” 特色产品价值分析之一

  【家电】邓欣:5月数据点评:景气回升,线上复苏

  今日重点

  【宏观】张帆:券商大涨后有什么行业轮动规律?

  一、券商股大涨意味着什么?

  券商板块的涨跌,是市场资金的重要风向指标。以申万二级证券指数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对比发现,券商股整体呈现出涨跌趋势的拐点略早于大盘的规律。这种规律一方面体现在证券指数的止跌趋势会相对更早出现,另一方面券商股整体股价也会比大盘更早到达顶点。

  券商股之所以备受关注,是由于它大涨过后,接下来有可能进入全面或是结构性牛市的阶段。在2006年与2015年市场行情全面启动之前,券商都起到了“牛市旗手”的带动作用,随后便出现了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但在2019年2月和2020年7月,券商虽然出现了拉升,但是大盘指数整体是处于平稳状态的,券商行情持续时间也不长。我们认为,券商行情启动后,需要持续的成交放量,大盘指数才会真正起来,而随着市场交易量的增加,赚钱效应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从而证券的佣金收入也会由此增加,形成正向的反馈后,券商的行情才能较长时间持续。

  二、券商历史上的大涨行情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

  自2003年中信证券作为第一家券商上市至今,股票市场中先后共出现过5轮券商行情。通过复盘这5轮券商股大涨的历史经验,我们总结出券商行情出现的共同原因在于权益市场流动性充裕,叠加政策利好催化。

  第一轮券商行情发生在2006年3月-2007年11月。金融政策方面,2005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先后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和人民币汇改。增量资金方面,在2005到2007年期间,在GDP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带来了增量资金进入股市。在此背景下,券商股大幅上涨引领大盘进入牛市。

  第二轮券商行情发生在2008年10月-2009年8月。货币政策方面,自2008年9月起,央行年内四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11月政府推出“四万亿计划”,货币政策的放宽叠加经济复苏形势向好使得资金开始流入股市。金融政策方面,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09年创业板正式成立。双重因素催化了此次券商行情。

  第三轮发生在2014年7月-2015年4月。金融政策方面,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新国九条”。货币政策方面,11月央行宣布进一步降息,超预期的降息引爆了大金融行情,券商股也随之大涨,由此引领的向好趋势伴随着成长风格的兴起,推动股市进入了新一轮牛市。

  第四轮发生在2018年10月-2019年03月。货币政策方面,18年底货币政策比较宽松,央行实现了多次降准降息。金融政策方面,18年10月,国务院、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发声,券商股权质押危机得以解除,券商行情开始发酵。同年11月,科创板宣布设立,19年2月,政治局会议首次强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月,科创板制度文件正式发布,由此引爆了券商股的新一轮上涨,大盘也紧随其后开始逐步上升。在此期间,券商板块整体上涨52.36%,其中的龙头股天风证券和中信建投分别上涨274.03%和184.64%。

  第五轮发生在2020年6月-8月,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经济下滑严重,货币政策方面,20年上半年央行先后3次降准降息,共释放资金17500亿元。金融政策方面,3月新《证券法》正式实施,4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案通过,6月新三板精选层改革加快,市场及行业监管均趋于放松,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此次行情以光大证券(601788.SH)为领头羊,行情启动迅速,两周内暴涨172.7%,带动券商板块整体上涨38.35%,市场活跃度和预期快速提升,大盘随之上行一段时间。

  三、券商大涨后,有哪些行业轮动规律?

  第一轮券商行情结束后的行业轮动,具体表现为:以小家电、国防军工行业下的航空装备和地面兵装、农产品加工板块为首率先领涨,随后女性消费相关的化妆品、饰品、美容护理板块和贵金属板块排名上升至前列,接着农林业相关的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农化制品带领着厨卫电器再次领涨,机械设备下的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环保设备以及饲料和地面兵装也在之后实现了一波涨势。风格表现而言:消费和成长是表现最佳的,无论是从抗风险方面还是盈利方面。

  在第二轮券商行情开始消散时,行业轮动具体表现为:以小家电、国防军工行业下的航空装备和地面兵装、农产品加工板块为首率先领涨,随后女性消费相关的化妆品、饰品、美容护理板块和贵金属板块排名上升至前列,接着农林业相关的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农化制品带领着厨卫电器再次领涨,机械设备下的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环保设备以及饲料和地面兵装也在之后实现了一波涨势。券商行情结束后,市场开始迅速降温,券商以-34.31%的涨跌幅排名垫底,而大盘也仅有橡胶、医药和化妆品三个板块实现了正向收益。随后市场回暖,金融板块下的城商行和保险以及乘用车、互联网电商板块开始引领涨幅,之后转为塑料、厨卫电器、商用车、和房地产服务领跑。期间汽车板块和家用电器板块持续走强。风格表现而言:消费和成长是表现最佳的。

  与此前不同的是,第三轮券商行情接近尾声时,大盘仍持续了约三个月的普涨趋势。行业轮动具体表现为:基建相关的基础建设、轨交设备板块和地产相关的房地产服务、房屋建设板块、航海相关的航运港口、航海装备领跑大盘,随后动物保健和地面兵装也加入了领跑行列。第三个月市场逐渐降温后,具有防御性质的航空机场、国有大型银行、油服工程、白酒成为为数不多实现正收益的板块。此后市场整体下跌,饲料成为唯一上涨的板块。风格表现而言:周期是表现最佳的。

  第四轮券商行情结束时,家电与农林牧渔相关板块暂时领涨,大盘也维持了约两个月的涨幅趋势,之后市场逐渐冷却,但过程中饲料板块和种植业板块仍然保持强势、轮番领涨。焦炭、商用车、半导体、调味发酵品板块也涨幅榜前列。本次的特点是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两大板块领涨持续较久。风格表现而言:消费与成长是表现最佳的。

  第五轮券商行情发生前,市场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表现较低迷,以光大迅速上攻带来的券商行情结束后,大盘依旧持续了两个月的上涨趋势。行业轮动具体表现为:以调味品、食品加工、摩托车与饲料板块为首率先领涨,随后乘用车与成长板块中的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接过接力棒。另外化工与金属板块也非常强势。风格表现而言:消费、周期是表现最佳的。

  总结历次五轮券商行情结束后的行业轮动,总体风格而言,消费和成长表现占优。行业里面,与消费相关的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乘用车以及成长行业里的通信、军工、新能源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较大。

  四、如何看待此次券商行情?

  近期券商股大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宏观环境整体向好,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企业复产复工的持续推进,市场情绪走高。第二,货币政策整体宽松,市场的资金也比较充裕。第三是券商的估值处于低位,此次券商大涨也是在修复估值的过程。

  本次券商行情于5月25日开始,本次领涨股与20年券商行情的领涨股一致,仍然是由光大证券领涨,但本次光大证券领涨的时间不如20年持续,并且整个证券行情持续时间也较短。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券商大涨后,市场每日成交量是不断上升的,并且近日持续保持在万亿以上。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历史规律失效。

  【策略】王仕进:A股独立行情可以持续多久?

  历史上美股下跌时 A 股往往同步下跌,但近期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股市表现比较疲弱,A股则逆势走出了独立行情。当下,美国通胀尚未见顶并进入加息缩表周期,而国内经济改善可期,A股反弹至今的独立行情能否持续,本周我们尝试对此进行探讨。

  不同维度看中美股市相关性

  第一,从单日中美股市的表现来看,不具备显著相关性。根据我们对2010年至今A股和美股隔夜同涨同跌的概率的统计,平均水平仅为50%左右。

  第二,从年度涨跌幅来看,绝大多数年份A股和美股涨跌表现基本一致,背后或反映全球化趋势下全球经济增长和流动性环境的趋同。

  第三,从赛道股表现看,产业逻辑驱动下走势相似,2020年至今中美可对标的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半导体等行业龙头股走势趋同,近期A股反弹则更多是在补涨前期跌幅。

  历次美股大跌,A股如何反应?

  2000年以来,美股共发生过6次大跌(标普500指数跌幅大于15%),背后的原因不尽相同,基本与经济周期、加息周期以及通胀水平、突发的全球性事件相关。而在这6次美股大跌中,迄今为止发生过4轮中美股市走势背离的情形。复盘A股独立行情,均发现期间A股的经济环境均相对温和或复苏、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保持宽松。而在中美对比上,当期掣肘美股的关键因素对A股影响甚微。

  近期A股独立行情的两个驱动力量

  第一是基本面因素,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错位。国内5月先后经历了总量上经济数据和信贷数据的回温、稳增长措施加码落地、疫后复工复产修复,国内经济改善可期。反观美国,由于前期疫情影响的节奏不一致及2021年全年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2022年宏观经济上通胀持续高企,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滞胀+紧缩之下出现经济衰退担忧。

  第二是资金面因素,外资方面北上资金最近三周净流入近800亿元,国内资金从两融余额来看,A股甚至出现杠杆资金加速入场,场内流动性问题阶段性缓解。海内外流动性环境较此前大幅改善。

  A股的独立行情可以持续多久?

  短期从市场结构来看,当前上证综指处在3300点预期模糊地带,市场分歧较大。目前,估值片段对比来看基本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后市指数走向由边际筹码决定,以及更多的确定性验证,如中报业绩等。从量价来看,此时指数距离半年均线(20220621,MA120,3318.97)咫尺之遥,而大级别的均线指标往往是方向性的信号。历史上来看,突破半年线至重新跌破半年线这段时间,指数绝大多数时候是上涨的,而且即便回落,回撤的空间也不大。

  但远期来看,A股要走出更持续的独立行情,取决于全球经济周期的方向性变化。目前来看,不论是全球制造业PMI还是20国PMI同比改善比例,均处于下行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的大背景下,海外流动性收紧,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海外衰退压力的负面冲击。

  风险提示:统计误差、历史规律不代表未来发展、美联储加息缩表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机械-江河集团(601886)】冯胜:幕墙行业龙头,BIPV助力打开二次成长空间

  全球幕墙工程龙头,积极向光伏建筑转型。

  幕墙行业领军品牌,积极向光伏建筑转型。公司成立于2011年,建筑装饰业务是公司立业之本。公司旗下拥有江河幕墙、承达、港源装饰、港源幕墙以及梁志天设计等五大知名品牌。江河幕墙定位高端幕墙领域,港源幕墙定位于中高端幕墙领域,形成双品牌错位发展。2022年,公司依托在幕墙领域的优势,开始向BIPV转型。

  净利润扭亏为盈,在手订单充沛。2022Q1公司实现营收32.88亿元,同比+6.06%,扣非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2022Q1公司建筑装饰板块累计中标金额60.44亿元,同比+5.29%,其中光伏建筑项目占总额的10.15%。截止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为317亿元,在手订单充足,保障后续业绩持续释放。随着BIPV幕墙业务的放量,加之稳增长政策刺激房地产回暖,未来业绩增长有较强保障。

  行业层面:政策驱动+分布式光伏推广,BIPV市场空间广阔。

  政策驱动+分布式光伏推广,BIPV幕墙有望加速放量。多项政策体现BIPV趋势愈加明确。2022年4月住建部规定新建建筑应该安装光伏系统,《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强调到2025年,新建公共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29.3GW,同比增长88.7%。目前BIPV渗透率不足2%,随着政策利好、分布式光伏推广,我们认为BIPV有望快速提升渗透率,市场空间广阔。

  BIPV投资回收期约5~10年,潜在空间有望超千亿元。BIPV具有寿命长、受力可靠、防水可靠、利于维护等优点,我们估计BIPV投资回收期约5~10年,比BAPV更有优势。综合测算,BIPV屋顶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并且由于幕墙面积比屋顶更大,我们看好BIPV在幕墙领域的发展前景。

  公司层面:竞争优势显著,坚定向光伏建筑转型。

  BIPV进一步提升行业门槛,头部公司有望率先受益。随着客户对企业实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端幕墙市场大部分将由大企业承揽,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深耕幕墙领域,竞争实力强,积极储备BIPV幕墙技术,成立子公司加速转型,BIPV将进一步提升幕墙行业准入门槛,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率先受益。

  持续中标BIPV工程,布局异型组件切入制造环节。2022Q1公司连续中标光伏建筑项目3个,订单金额合计约6.13亿元,保障未来业绩增长。同时公司通过投建300MW BIPV异型光伏组件柔性生产项目切入组件制造环节,有望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向光伏组件制造企业转型。

  对标森特股份,公司具有比较优势。森特股份主要布局屋顶BIPV,选用晶硅技术路线,2021年隆基联手发展BIPV,2022Q1中标BIPV屋面项目7.99亿元。江河集团主要布局幕墙BIPV,2022Q1中标BIPV项目金额总计6.13亿元,其中有2.56亿元的订单来自台泥杭州环保科技总部,将使用世界先进的碲化镉薄膜电池发电技术。江河集团的竞争优势在于:①布局发展前景更大的幕墙市场;②布局柔性组件,建立BIPV定制化生产模式,长远来看比森特与其他厂商合作制造BIPV的模式更有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亿元、9.82亿元、14.29亿元。我们选取以建筑业务为主,同时积极布局BIPV领域的森特股份、东南网架、精工钢构作为江河集团的可比公司。

  风险提示:生产线建设进度及产品销售不达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研究分享

  【金融工程】郑琳琳:永赢基金陶毅:宏观研究立本,精选优质城投打造差异化产品——“固收+” 特色产品价值分析之一

  基金经理陶毅:硕士学历,曾任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ETF运营管理,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债券交易员,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户投资经理兼信用研究员,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投资部投资经理。现任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陶毅从业12年,自2020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历任基金8只,在管基金8只,目前在管的代表性基金为永赢昌利A(任职以来年化回报3.03%,同类排名370/1445)。

  代表基金——永赢昌利(A/C类:007347.OF/007348.OF)

  自任职以来每个季度获得正收益,短期或长期持有体验均好:基金经理任职以来日、月、季频下的正收益比例分别为72.54%、81.82%以及100%,任意时点买入该基金并持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的盈利概率分别达98.41%、100%、100%,平均收益分别达到了1.04%、2.3%、4.74%,无论是短期持有还是长期持有,盈利概率接近百分之百,赚钱效应与持有体验好。

  以信用债投资为基础,适当添加杠杆配置少许利率债:主要投资信用债,并适当添加杠杆作为收益增厚的主要手段,具体而言,信用债的投资占比总体在85%以上,主要是一些江浙地区的城投债,利率债的投资占比总体在10%以内,主要是一些短期金融债券。

  总体票息收益为主,巩固良好安全垫:整体而言,永赢昌利A的全部收益源自于票息收益。具体而言,利息收益在各期均比较稳定,平均值为2.35%,占据收益的主要部分,说明债券以持有到期为主,波段交易较少。

  风险提示:本报告结论完全基于公开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测算,文中部分数据有一定滞后性,同时存在第三方数据提供不准确风险;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管理人的研究分析结论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可持续性,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产品的表现受宏观环境、行业基本面超预期变动、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风险。

  【家电】邓欣:5月数据点评:景气回升,线上复苏

  1. 总览:环比复苏明显,线上表现优于线下。据奥维,5月全品类线上销额同比+27%;线下销额同比-30%,环比4月看线上、线下分别+48.6%、+14.1%。分品类看,空气炸锅、扫地机器人表现最优。

  2. 白电零售端景气度回升:①规模:空冰洗5月线上销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46%/+43%;线下分别为-40%/-19%/-27%;②均价:空冰洗5月线上均价同比+8%/+8%/+4%,线下均价同比+10%/+17%/+10%;③格局:海尔、小天鹅整体表现较优。

  3. 厨电:线上量价齐增,线下表现平淡。①规模:5月烟机、灶具、集成灶销额线上+22%/+21%/+67%;线下分别-31%/-25%/-25%,集成灶继续保持渗透率提升。②均价:均处上行通道。③格局:集成灶中头部品牌线上线下份额均提升显著。

  4. 小家电:线下疫情受损,扫地机均价上浮显著。厨小新兴品类表现平淡;清洁电器线上好于线下,5月线上/线下销额同比+130%/-13%;扫地机器人景气度提升显著,线上/线下销额同比+172%/+5%。

  5. 投资建议:

  ① 超跌修复:关注极米科技、石头科技、科沃斯、亿田智能、火星人、三花智控、盾安环境、德昌股份;

  ② 盈利回补:关注新宝股份、小熊电器、苏泊尔、光峰科技;

  ③ 疫后政策加码:关注海尔智家、老板电器、美的集团。

  6. 风险提示:大宗价格上行、终端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第三方数据失真、第三方数据不能完全反映行业情况、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文章来源:中泰证券研究)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