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智慧芽:北交所百家企业专利总量超9200件 专利强度仅次于科创板

  科技情报服务商智慧芽2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北交所100家上市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为9200余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为1300余件。北交所企业自开市以来,整体专利能力提升明显,北交所企业专利强度(指每亿元营收所对应的平均有效发明专利量)仅次于科创板企业,高于主板与创业板企业。

  根据智慧芽数据,截至2022年6月23日,在北交所100家上市企业中,平均每家北交所上市企业专利申请量约为93件,有效发明专利量约为13件。对比来看,截至北交所开市当日(2021年11月15日),当时81家北交所上市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平均数约为82件,有效发明专利量平均数约为13件。由此可看出,北交所上市企业自开市以来,其整体专利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此外,3100余家主板企业平均专利申请总量约为583件,1100余家创业板平均约为216件,400余家科创板企业平均约为328件。相较而言,北交所上市企业在平均专利申请总量上明显低于上述三个板块企业的平均水平。

  在专利强度上,根据智慧芽专利数据及各企业披露的研发相关数据显示,100家北交所上市企业的每亿元营收对应的平均有效发明专利量约为1.9件。相较于主板(0.5件)、创业板(1.6件)和科创板(4.5件)各自的整体专利强度,北交所在这一指标上排名第二,高于主板与创业板企业的整体专利强度。

  在研发投入强度上,北交所、创业板和主板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比均低于科创板。北交所的研发投入强度约为4.7%,与创业板的4.9%相当,但显著高于主板的1.8%。在研发人员强度上(指研发人员占公司总员工数量的比例)上,北交所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比约为18.1%,显著高于主板的11.5%,但低于科创板的27.2%与创业板的20.4%。

  据智慧芽统计,截至6月23日,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来看,北交所100家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材料产业,分别有24家、19件、14家和12家。

  在专利强度上,归类于生物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北交所上市企业,其每亿元营收的平均有效发明专利量高于北交所平均水平,分别为2.7件和2.6件。这两大产业的北交所上市企业在全部100家企业中专利强度表现突出。

  在研发投入强度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北交所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7.7%,远高于排名第二位的新材料产业的4.9%。此外,在研发人员强度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北交所上市企业的研发人员强度均超过了20%,分别达到了27.2%和20.8%。

  北交所100家上市企业分布于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等7个地区的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达5家及以上。从专利强度来看,安徽省、北京市、山东省和广东省四个地区的北交所上市企业专利强度高于北交所平均水平。从研发投入强度来看,江苏省、广东省和四川省三个地区的北交所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5%,分别为5.7%、5.4%和5.1%。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