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智”管窨井盖 保“脚下安全”

  本报讯据《南国早报》报道,近日,自治区住建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排查整治现有窨井盖安全隐患,做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同时,加快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数字城管及时发现、快速派遣、办结反馈等功能,推动窨井盖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城市道路上的窨井盖数量超过100万个,其中部分窨井盖因修建较早,材质与现在的窨井盖材质不同,存在部分窖井盖被盗、缺损、移位、下沉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并影响城市品质和市容环境。尤其是一些地方仍存在窨井盖权属不明、维修养护不到位等问题,人员坠井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如何更好地管理窨井盖,保障群众“脚下的安全”?《通知》明确,各地要开展排查整治。此次治理范围包括设置在城市道路、住宅小区、广场、公园、绿地、医院、车站、码头、办公场所、单位大院等公共场所的供水、排水、雨污、燃气、电力、通信、供热、路灯、广播电视等的窨井盖设施,种类繁多、产权单位多、覆盖区域广。

  据悉,全区将各地重点排查窨井盖缺失、破损变形、松动错位、凹凸不平、缺乏防坠安全装置等各类安全隐患,所有市政类窨井盖要在2022年6月底前全面加装防坠安全装置,其余类型检查井,要在2022年10月前逐步安装防坠安全装置。要建立问题台账,边查边改。经排查整治后的窨井盖均需标注产权单位和检查井类型标识,建立管理档案。不便区分的城市道路上的无主窨井盖,由各地城市道路主管部门负责兜底开展排查整治。

  为有效防范窨井盖安全事故,《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建立窨井盖管理子系统,对窨井盖安全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条件的地区,要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实现全区窨井盖管理智能化。

(文章来源:桂林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